第66章 鲁肃的阳谋质朴无华(第2页)

 只可惜,人太过聪敏,鲁肃亦有其局限。常言道,国家危难之际,渴盼心怀天下、悲悯苍生的英雄豪杰挺身而出。鲁肃诚然是人才,甚至堪称英明,但其格局终究小了。他一心只为孙权筹谋,所思所虑皆是如何帮孙权稳固根基、拓展政治版图、巩固胜利成果,乃至树立赫赫威名。

 何谓大格局?

 相较之下,未来那位诸葛亮为治理蜀国,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谓男人之大格局“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的“两朝开济老臣心”。就连素有 “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之名的曹操,也曾留下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的悲叹,为苍生苦难扼腕。可见,一心为公与一心为一人、为某一群体效力,其间差别不啻云泥。

 尽管如此,袁绮绮对鲁肃依旧敬重有加,常叮嘱孩子们要虚心向鲁先生求教,亦恳请鲁肃不吝赐教,莫因孩子们年幼而有所保留。

 鲁肃多年来,屡受好友周瑜敦促,周瑜多次苦劝他出山襄助孙权。此次,他受孙权盛情邀约,亲身感受其诚意,来到北固山后,又见识到孙权的胸襟气度,乃至邂逅孙权之妻袁夫人。袁夫人礼贤下士、温柔和善的处世风范,与当年寿春袁术的乖张做派形成鲜明反差。鲁肃对袁术当年的行事风格了如指掌,心中不禁喟叹,父女二人性格眼界竟如此迥异。或许是动荡时局逼迫,人在绝境求生,不得不改弦更张。由此可见,久处优渥、高高在上之境,人的处事风格与态度往往难臻包容万物之境。

 鲁肃依旧执着于自己为孙权拟定的规划。对于孙权周遭诸如女子成婚年龄、富人纳妾规制、遣散府中歌女舞姬,乃至寡妇再嫁等诸多争议话题,他认为并非燃眉之急。在他眼中,孙权当下当务之急乃是征兵扩军,训练出一支锐不可当的水军、骑兵和步兵,尽快收编境内山匪,开疆拓土。地盘拓展了,人口自然会随之增长。与其坐等女子成年、成婚生子,再含辛茹苦养育成人,耗费十数乃至二十载光阴,远不如壮大武力,直接攻城掠地来得便捷高效。此乃鲁肃的阳谋,可谓质朴无华毫无遮掩,直击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