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光大门楣(第2页)
“这部孤本的价值,或许不在于它是否‘真实’,而在于它作为一个时代的‘异响’,为我们提供了打破固有认知、窥见历史复杂性的一个珍贵裂隙。”
这番论述,不仅展现了她扎实的史学方法论基础,更闪耀着批判性思维的光芒。
她没有将文献视为僵死的、等待被判定真伪的对象,而是将其看作充满能动性的、可以与之对话的“主体”。
这种视角的深度和学术的成熟度,远超出了一个普通本科毕业生的水平。
周硕在她身上,看到了一种罕见的潜力。
她不仅有能力“继承”学问,更有潜力在未来“创造”学问。
她具备提出真问题的敏锐,以及拆解复杂学术迷局的冷静与工具。
面试结束后,周硕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的选择了这位女学生。
她用绝对的能力,打消了周硕的所有顾虑。
因为有能力的人,是不需要、也不屑于去走歪门邪道的。
陈望与顾盼秋,一个心怀“接续”的虔诚,一个手握“解构”的锐利,风格迥异,却同样珍贵。
他们一个沉稳如磐石,一个灵动如溪流,正是他所寻觅的,能够传承并可能超越他学术衣钵的“读书种子”。
他提起笔,在录取意见书上郑重地写下了这两个名字。
……
双选意向确定之后,这两位学生到周硕手下读研,基本上就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只等六月份统一发送录取通知书,九月份就可以水到渠成的入学,开启他们的研究生生涯。
而周硕招了这么两位良才美玉,有望继承学派,光大门楣的学生,当然是要带去老师那里拜见一下的。
这既是龙国尊师重道传统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学派内部确认传承谱系的一种庄严仪式。
于是,这两个学生甚至还没有正式入学,就已经被认可为这一派系的嫡传了。
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周硕带着两位学生,穿越京大幽静的竹林小径,来到了刘清澜夫妇居住的教师公寓。
光大师门一直是师伯王立元的心愿,他当然也在受邀之列,当日也来到刘清澜家里,一同面见这两位嫡传后辈。
大概是心态好了,最近王立元的身体也变得好了许多。
周硕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见到王立元时,他说完一番话喘气的样子。
而如今的王立元看上去精神矍铄,中气十足,完全是另一副不同的风貌。
周硕也为这位师伯感到高兴。
刘清澜夫妇的家里,充满了温馨的生活气息,墙上挂着刘教授自己写的的字画,书架上除了典籍,还摆着几盆长势喜人的兰草。
家里还有一只很逗人喜欢的布偶猫,那是上次周硕答应送给师妹刘嘉然的。
这只布偶猫的名字叫作“糯米”,是师妹刘嘉然取的。
糯米被打理得很干净,满身的乳白色长毛如丝绸一般柔软,脸蛋、耳朵和蓬松的尾巴上,则点缀着浅灰色都是斑块。
它的眼睛是湛蓝色的,充满了灵动和天真的感觉。
刘教授夫妇也很喜欢这只为家里增添了许多活力的小家伙。
师妹刘嘉然现在已经读大二了,她从小到大读的是京大附小,京大附中。
大学当然顺理成章的也是京大。
今天刘嘉然恰好没课,就在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