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焦点(第2页)

“共鸣不等于文学价值……”

“脱离时代的文学价值是无根之木……”

会议室内,争论声渐起。传统与创新,文学性与大众性,纯文学与类型文学之间那道无形的鸿沟,在此刻清晰显现。

周硕一直沉默地听着,直到争论稍歇,他才缓缓开口:“诸位,我们设立‘金戈奖’的初衷,是为了给武侠开辟更广阔的道路,而不是画地为牢。我想提醒大家一点,‘金戈’二字,取自‘金戈铁马’,但更重要的,是那个‘戈’字所代表的‘革新’与‘开拓’之意。”

他环视众人,目光平和而坚定:“因此,我认为‘金戈奖’的评选,应该设立双重标准。一是‘守正’——坚守侠义精神的内核,这是底线;二是‘创新’——鼓励在表现形式、题材内容、思想内涵上的大胆探索。二者并重,不可偏废。一部作品,可能在文学技巧上尚有瑕疵,但若其在‘创新’维度上贡献突出,能为我们展现武侠的某种新的可能性,那么,它就值得我们重点关注和鼓励。”

虬髯客重重一拍桌子,声如洪钟:“我同意周老弟的意见!咱们别自己先把路子走窄了!先海纳百川,再来沙里淘金!”

周硕的“双重标准”提议,在经过一番激烈讨论和细节完善后,最终获得了评委会多数成员的认可。评选工作随之紧锣密鼓地展开。

初审阶段,编辑部的年轻编辑们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们凭借对当下读者口味和网络文学生态的熟悉,筛选出了一大批在“创新”上让人眼前一亮的海量来稿。其中不乏设定更为大胆的作品,如将武侠与克苏鲁神话结合的《诡秘江湖》,或是探讨人工智能与侠义伦理的《硅基侠情》。

复审阶段,争议更为具体。评委会为一部长篇历史武侠《烽火淬剑》争论不休。作品文笔老辣,历史考据严谨,侠义精神突出,在“守正”上几乎无可挑剔,但叙事模式相对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