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潇潇暮雨子规啼 一(第2页)

 刘胤借着斟茶的功夫低声提醒:“您不要去幽州,被扣下就不好看了。”

 刘琰自嘲一笑:“还有谁家惦记我吗?”

 “幽州没有家族敢惦记您。”刘胤抬手在桌面上勾勒:“目前莫氏控制着雁门郡,再向西便是朔方,骑兵经雁门走朔方南下,突袭关中很容易成功。”

 刘珪只有一个幽州实力不足以逐鹿中原,因此才甘愿做士族的打手,对他来讲不用全面控制北三州,哪怕只占有一部分形势马上大不一样。刘珪有这个实力,有这个野心,也敢冒险去做,然而他和朔方没有联系,因为缺少一个中间环节。

 这个中间环节指的是谁不言自明,扣下之后再放出消息,刘靖不是无情无义的军阀,他大概率会不管不顾跑到幽州来结盟,就怕不是平等结盟,很可能人质就不单是刘琰一个人了。有屠各出兵帮助,刘珪所冒的风险小了很多,得到的收益却极大。

 “二十多年了,咋还这么乱啊。”刘琰手捂额头恼怒不已。

 “是呀,好多年了。。。。。。”

 熟悉的声音响起刘琰微微一怔,随着眼眸缓缓转动男子身影映入眼帘,那男子微微一笑:“浩浩长河水,九折东北还。悠悠涉千里,未见几时旋。”

 “朝暮浮沧海,往来归故山。行前怀旧土,悲泣不能言。”话讲完刘琰顿时泣不成声,哭了好半响终于想起行礼:“师兄,别来无恙。”

 和应玚分别十年未见,有太多话想说又不知道从何处讲起,刘琰有太多疑惑,太多纠结,一直试图找人开解,却始终没有一个人能够让她敞开心扉。

 当初今学告诉你所学的都是至理名言,你可以不信,今学鼓励多角度去思辨,允许用自认为自洽的逻辑方法分析。刘琰、应玚、应璩也是这样做的,验证过后得出结论,无论从哪个角度研究都今学的观点都正确。

 然而到了社会上却发现全然不是那个样子,现实给人当头一棒,不服就继续打,要么给打服要么给打死。当你表现出足够的懦弱,对现实彻底妥协,自然会抽身出来以旁观者的角色去看待,去审视,这个过程对精神的打击将是崩塌性的。

 对于刘琰来讲这个过程漫长而折磨,一次又一次迷茫与无力带来的心里创伤,反复消磨固执的灵魂,她逃避现实,她放弃反抗,负能量在缓慢的积累中达到阈值的节点,终究发现堕落能使脆弱的心灵无休止麻木下去,而堕落不仅使人麻木还会上瘾。

 深刻的烙印只是隐藏起来,脆弱的灵魂一直都在,在心里最深处,看不见找不到,时不时会冒出来谴责堕落,善恶正反在矛盾中激烈碰撞。精神上惨烈的挣扎不利于人生存,出于保护自身的本能,人会主动去寻找新的精神寄托,去埋没去抵抗要命的挣扎。

 此时人的肉体已然被肮脏所占据,大部分人性也在欲望中堕落,仅有的善良根本无法拯救丑恶的灵魂,所以精神寄托的选择变得没有底线,可以是任何事,也可以是任何角色,现实的丑恶使个体之间再没有了信任,对整个社会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