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潇潇暮雨子规啼 一(第3页)

 凡事信奉“忠义节烈”四个字的人全都没有好下场,可悲的是烈士死了也白死,这个社会信奉成王败寇流行笑贫不笑娼,道义反倒不被重视甚至有意去漠视,失败者的短处活该被无限放大,身后没有好评价一个个全记载成了痴愚的蠢货。

 信仰崩塌还在于关键一点,应劭那句“与其媚奥不如媚灶”的话已经表明态度:今学对社会现实妥协成为古文一派的分支,今学经典全放在那,古文一派想怎么改怎么改,从此再也不会有真正的李固传承。

 世上唯一的今学泰斗化身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夹起马扎以钓鱼逗鸟为乐,闲暇之余独创出一套新的逻辑:人非圣贤做不出什么大成绩,生于天地之间仅仅是个过客,挣来夺去最终还是黄土一杯。对于短暂的人生来讲,所有一切都是身外之物,所以人生重在当下身体健康、享受生活才该是人唯一的追求。

 不存在理想便没有了目标,不用遗憾更不用去追求,因为你用尽一生也无法改变现实,所以面对现实吧,无论它有多残酷,顺从它,适应它,习惯它,成为它,进而从中获取利益,哪怕过程是丑恶的可耻的令人作呕,对此你只须记住一点就可以坦然面对一切:对自己好才是对所有人好。

 见到应玚有喜悦,也有悲伤,像是结痂的伤口被扯裂,露出里面带血的嫩肉,撕裂一般的疼痛将持续很久,剧痛传导全身触发心灵深处的某些哀恸,或是好,或是坏,或是对过往的悲哀,或是对未来的救赎。

 但总的说来与应玚相处没有隔阂,纯真时期一道学习人生的哲理、探索活着的意义,久违的亲切使人轻易找回往日的情感,能够放松心境卸下铠甲坦诚探讨疑问,单就这一点便让刘琰的心情变得舒畅。

 本来刘琰还想见见今学下一代唯一的弟子骆统,可惜这小子去邺城看望亲生母亲,开春才能回来侍奉老师。骆统是骆俊的小妾所出,骆家为了凑搬去江东的路费,将这小子的亲生母亲卖给华歆做小妾,小妾不算人这种事在所难免。

 一次探望母亲时候被华歆撞见,两人一问一答之下华歆没因为是今学传人就不认可,反而觉得小子很有潜力。自此以后连带应玚的吃喝用度华歆都全包下,条件就一个,今学只能有骆统一个徒弟,而且将来的前程华独坐自有安排。

 应玚提起这件事不免叹息,本以为今学投降人家就放过,没成想古文一派相当警惕。师徒俩对华歆的算盘看的门清,逼废应劭,玩残刘琰不算完,应璩在幽州生活不敢插手,骆统的亲娘可在华歆手里捏着,凭这一点他能牢牢控制住正统今学的唯一弟子。

 说到这应玚摇头嗟叹不已,刘琰却忽然想起一件事:“先师的《德行》他们打算怎么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