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三(第3页)

 曹操真的要清算所有高门吗?不是!那样只会制造动乱,曹操没那么傻!话又得说回稳定二字上,在给高门制造压力的同时,曹操巧妙的利用监察权给高门留了个口子。

 请看监察权的人事安排,御史大夫由青州士族领袖华歆担任,老滑头擅长见风使舵,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人始终是高门一伙。刘祯遭难和中宫事变都是在敲打他,敲打很有效,对局势看的最透彻的就是华歆。

 御史中丞陈群是颍川出身,靠颍川助力出头之后转身形同陌路。他对形势看的很清晰,哪边能带来利益就靠向哪边。也正因看的清晰,再怎样落魄都不会找寒门帮忙,说到底还是想在高门内部发展。

 刚才提过王朗担任魏郡太守,工作地点就在邺城,是不是能者多劳再给个兼职?说给就给王朗兼任魏公国大理。中央称廷尉,封国叫大理,都是负责司法工作。现在完整了,司法监察权握在高门手里。

 按照正常发展,高门把持地方政权和御史台监察权,兵权就该轮到寒门,至少要得到足够份额。请允许我再道一声妙哉,曹操在兵权上下的心思最多,手段也最高明。

 野战军属于国家都归曹操管辖,管你高门寒门都别插手。高门和寒门能争的就在魏公国首都邺城的兵权,邺城兵权分成内外两部分,宫廷宿卫归郎中令和卫尉,城池驻防归中尉。

 先从核心的宫廷说起,宫廷宿卫归属郎中令,现任郎中令有三个,分别是汝南人和洽,青州人王修和汝南人袁涣。

 当初和洽瞧不上大将军何进屠户出身,拒绝招揽跑到荆州投奔刘表。刘表的门槛可不是一般豪门能迈过去,和洽不但从容迈过,登堂入室之后还不伺候刘表了,跑到武陵郡过起隐居的日子。

 抬举自身的方式有很多,踩着砖头窜高一尺,不如蹬着梯子直接上房,至于借口那还不好找吗?和洽踩着刘表脑瓜皮成功登上人生巅峰,自此扬历中外天下皆知,名声响彻云霄,刘表吃闷亏还不敢报复。

 名声已经封顶不需要再踩谁,就等着天下大势明朗后及时出手收获利益,赤壁之战时和洽主动投奔曹操。曹操二话不说安排进幕府,管他有没有真才实学,光看名声就足够任用,待遇和亲信郑浑级别相同。

 和洽有句名言“以节格物,所失或多”,原文太长只讲中心思想:官员贪污受贿算啥呀,总的让人有点灰色收入吧,日子过的富裕更不算毛病。要求太严苛大没必要,有工作能力忠诚领导就行呗。

 不看德行看能力,不要良心要忠诚,坦然说到这份上,也算书读的有水平。官员活学活用百姓还能怎样?和谐社会安定团结呗。

 这种人思考的只有自身利益,天天老好人,日日伪君子。亲妈都未必顾及,还什么派系什么斗争都一边去。指望他牵涉其中不可能,而这一点正是曹操欣赏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