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江月年年望相似 五
我不是凭空胡说,请问您看过王象的文章还是策论?一篇都没有对吧,震惊世人的是底层励志的传说,还有杨俊这位高门士族高尚的行为。
高门树立一个传奇典型有其深刻的原因,底层在苦苦挣扎,就在难以忍受之刻,突然发现压迫他们的高门反而掌握拯救自身的机会,换成你是底层还会和救世主斗争吗?
世间有一个王象就足够了,那些妄图学习王象的人瞬间就会被抹杀,剩下美丽的传说激励底层安心做牛马,幻想那虚无缥缈的阶层迁跃。
对所有阶层的人来讲,杨俊都可以称为高尚的人,不出来做官不但可惜,还显得曹操念念不忘旧仇。对于曹操和杨俊两人来说,出仕是个双赢的结局。
曹操不会一笑泯恩仇,杨俊出仕是曹操想做的,能做的最大让步。杨俊想继续前进,就得展现足够的价值。
当其他高门对唯才是举阳奉阴违的时候,身为高门一员的杨俊出手了。杨俊一点不傻,只要司马氏想保他其他高门谁都动不得。还是那句话士族之间有默契,我的地盘我做主,我家的狗别人打不得。
杨俊的倚仗是好朋友好哥们,性情急躁爱冒傻气的司马家嫡长子,司马氏下一代掌门人,河内士族乃至半个中原士族的下一任领袖——司马朗。
司马朗的地位高到什么程度?告诉你只有最高领导能用,过去是皇帝现在是曹操,曹丕作为世子只能选司马懿,想用司马朗对不起还不够格。
所以杨俊偶尔有些出格的小动作不打紧,买两瓶好酒找司马朗喝一顿,喝的痛快与否都不耽误司马朗保他。不是因为朋友感情,是老大有保护小弟的责任,贸然放弃小弟容易,就看司马朗是否甘愿为点小事,承受牺牲小弟引起的政治损失。
所以您看,杨俊需要讨好曹操,讨好曹操得有司马家庇护。事情明显了,杨俊出身高门,靠着司马家庇护一步步往上爬,邺城中尉究竟是谁的还用讲透吗?对了,不是曹操的,也不是高门的,掌握在司马家小弟的手中。
邺城兵权有多重要不言而喻,这就涉及到一个疑惑:曹操放着徐奕、凉茂两位忠诚的寒门不用,出于平衡考虑也该用河北人。不用河北人还有谯沛人,再不济淮南人也能用,他却偏偏选择司马家的小弟。
情出反常必有妖,事出蹊跷当有因。真相往往掩盖在层层迷雾之后,不主动拨开迷雾见到的永远是想给你看到的情景。
魏翱问向赵甯:“需要用心分析对吧?”
赵甯胡乱嗯了声算是回应,庞杂的信息层层递进前后关联,精力稍不集中就容易错过,错过丝毫就理不清因果关系,此时他脑子早就一团浆糊。
“秉忠才不在谋,志不在权,危墙环绕泰然无觉,非不察也,诚无知者无惧也。”魏翱感慨一番,忽然换做一句疑问:“请问秉忠,何谓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