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部落生存记我只想铲屎

第456章 铜币“当壹”(第2页)

 但这种方式对铸币技术的要求就高了很多,需要熊山制作很多“模范”,而且本身耗费的铜料也多。 

 所以最终,熊洪提出的方法,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同意。 

 …… 

 “钱是什么东西?” 

 熊山一开始对铜钱真的是没有一点概念,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不过熊洪自然不会让熊山独自去琢磨。 

 熊部落的第一款铜币,在秋收结束后的第三天中午,诞生在冶炼坊中,而这里,早就被熊洪和一些队长们围了起来。\b!i·q¢i¨z*w¨w?.*c^o!m¨ 

 “族长,你设计的圆形铸范,要比我们当初一个个浇铸,速度快了很多。” 

 熊山拿出一棵“摇钱树”,放到众人面前,兴奋地说着,“一个个浇铸起来太费时间了,而用这种连铸的方式,一下子就能浇铸出来上百枚。” 

 在设计好母钱的样式后,熊洪便将母钱交给了熊山,让他按照这个母钱的样式,去制作浇铸铜钱的模范。熊山对青铜的浇铸技术很是熟悉,在陶范、石范和金属范之间,最终选择了用铜板制成的金属范,作为浇铸的模板。 

 与陶范和石范相比,铜范的优点更加明显。 

 首先就是可以重复利用。 

 熊山制作的模具,整体上看起来就像上下两块方形的铜板叠在一起,长40多厘米,宽20多,厚度只有2厘米。在一块铜板上面,雕刻着一道宽2厘米,与铜板长度相同的凹槽,用来引导铜液进入。 

 在凹槽两边,则是各3列、12排首径3厘米左右的“浅坑”,浅坑里面用阴文刻着铜币的图案或者文字,有一条细小的导流槽,将铜液引入到这个浅坑中。 

 其次,铜范的光滑度更高,浇铸出来的字体和图案更加清晰,方便辨认,也能提升铜币的美观。 

 另外,铜板由于表面光滑,结合起来的紧密性更好,可以堆叠浇铸,节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一块模具铜板,正反面都可以刻出凹槽,并画上不同的花纹。 

 浇铸时,将正反铜范相扣并填充外部缝隙后,沿浇道和浇口灌进熔化的青铜液,待冷却后即成钱胚。 

 由于铜范的使用,为叠铸工艺的诞生创造了条件。浇铸铜钱时,多个由模翻制而成的范叠放在一起,一次能浇铸好几个模具。 

 而且叠铸省工、省时、省料,大幅提高了产量,保证质量。 

 熊山递给大家的“摇钱树”,就是用这种方法铸造出来的。 

 熊洪将手中的摇钱树拿起来看一看,遍体金黄,即便是在房间里,光线不怎么样的地方,依然反射着温和的光芒。而周围的队长们就更不用说了,眼神自始至终就没有离开过这个摇钱树。 

 “一套模具可以制作72枚铜钱,我们现在采用的叠铸法,最多可以容纳五组模具,一次性就可以产出5个摇钱树出来。” 

 “摇钱树”正是熊洪起的,为数不多得到族人一致好评的名字。 

 “这些铜钱,等冷却后,还需要族人用专门的剪子,将连接的这些小支架给剪断,然后再将周围给锉干净、打磨光滑,就能得到可以用的铜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