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秭归追击战
整七十一师的师长叫陈明仁,是黄埔一期生,他青年得志,曾在北伐攻陷惠州的战斗中因先登而一举成名,可在随后的时间里,他很快就因为性格刚直而受到排挤,甚至不容于黄埔同学圈子,后来更是由于当面顶撞校长而被明升暗降,去了第七十一军担任副军长。
在国军反攻滇西的龙山战役里,国军诸部屡攻不克,结果陈明仁组织敢死队昼夜连续强攻,在接手攻击任务后仅用时一天就夺下龙山,再次一战成名。
国军在抗战期间涌现出了不少战功卓着的将领,比如王耀武、杜聿明、邱清泉等等,陈明仁虽然称得上能打,但与这批声名鹊起的校友相比只能说是小有名气。
“陈明仁?”傅秋涛有点诧异地问赵骥,“这个陈明仁很能打吗?”
赵骥悠悠解释说:“要说战术指挥特别高超倒也谈不上,不过此人素以作战意志顽强而着称,我担心追击部队会拿老眼光瞧人而吃亏”。
我军虽然通常都在战术上保持着对敌人的足够重视,但国军在溃退时是什么鬼样子大家都见过,战士们包括干部难免会出于立功心态而轻率深追,一旦突然遭遇强力阻击,说不好就会付出不必要的伤亡。
傅秋涛见赵骥难得面色郑重,于是建议道:“那用不用马上叫停追击?”
“不用,部队已经都展开了,何况从战术上来说这道追击命令没有任何问题”,赵骥摇了摇头,“郭大哥老成持重,有他在不会出大问题的”。
傅秋涛知道赵骥敬重郭勋祺,两人私交匪浅,既然已经委任了郭勋祺作为前敌指挥,只要不是明显违反战术原则的情况,就不太愿意插手一线的细务:“这样吧,为了以策万全,由我以野司值班干部的名义给前敌指挥部去个电,提醒他们陈明仁很可能会顽强阻击,叫参战部队在追击时不要太过分散深入”。
“好,就这么办吧”。
宜昌至秭归间向来以水路交通为主,陆路尽是崎岖大山,通行十分不便,整五十四师饶是国军最精锐的美械师,在这种地形下遭遇追击也无可避免地出现了大范围的溃散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