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秭归追击战(第2页)

 第三军第八师的一个连沿途不歇气地咬着敌人溃兵追到了一个叫高家堰的地方,他们这才猛然发现自己因为追得太急,已经跟大部队拉开了不小的距离。

 “连长,我们好像跟团里走散了”,一名战士有点担忧地问自己连长,“咱们是不是停下来等一等大部队?”

 连长举目远眺,由于夜色太暗,只能隐隐约约看见一群溃兵身影没入漆黑之中,要是再不追的话,这帮敌人就该逃离生天了,以后再想对付他们可就远没现在这么容易了,保不准还需要牺牲多少战友才能达到同样的战果。

 连长喘口气咬咬牙:“继续追!敌人已经溃散了,现在不追难道还等他们重整旗鼓以后再硬拼不成”。

 大伙儿想想都觉得连长说的有道理,看嘛,前边的山头一点儿灯火都看不到,依着国军部队在撤退时一贯的德性,整七十一师在这种时候肯定早丢下友军先溜之大吉了,于是又复鼓起斗志撵了上去。

 就在高家堰两侧的山地高点上,一名国军连长压低嗓音拍拍身边机枪兵的肩膀:“别急,等共军钻进来再开火”。

 收到阙汉骞掩护撤退的命令后,陈明仁的心头是非常不爽的,因为他直到此刻才知道这段时间以来向自己发号施令的竟然不是孙元良而是阙汉骞!

 阙汉骞是黄埔四期毕业,是陈明仁的师弟,成名就更晚了,被孙元良这个马屁精压一头便就也罢了,总算跟自己同期,又占了浙江同乡这个天然优势,他阙汉骞算什么 东西,凭什么来指挥我作战。

 尽管心头不忿,但陈明仁最后还是按照标准的军人思维逻辑从战事角度来考虑问题,选择了点头应承并立即做出了战斗部署。

 在陈明仁的要求下,整七十一师的阵地实行了严格的灯火管制,延绵的山头顿时就陷于了一片漆黑,看起来就好像所有人都已经全体撤走了一样。

 同时,陈明仁把整七十一师的兵力收缩集中到了主要道路的两侧制高点,不再当道固守正面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