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玉之美者,天地形之(第2页)

 忽然,他眼前的字体被打乱,重新排列。十几个字的次序变换,又变成了另外一句话:天地之形美者物之世界为乱玉之 

 这句话还是刚才的那十几个字,但是次序变换后又变成了完全不同的一句话。 

 句子断开后是这样的:天地之形,美者物之,世界为乱,玉之。 

 意思大概是:天地不过是外在的表现,美的东西也不过只是一种物体,混乱才是世界的本质。*兰,兰¢文?学¢ ′更_新?最+快· 

 最后这个“玉之”含义就有点抽象了。方涛只能暂时猜出它是取其精华的意思。 

 玉是石头的精华,佛教中称之为大地舍利子。 

 从这个角度看,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世界虽然混乱,但要从中抽取精华。可是方涛觉得这句话的意思不会这么简单。 

 他面前的字体又一次发生了改变,顺序重新排列,这一次的排列出来的话,更加深奥:天之地之物之形为美界乱玉。 

 这句话实在不好断,既可以断成:天之,地之,物之,形为美,界乱玉。 

 意思可以表述为:不管是天上的东西,地上的东西,我们所认识的物体,都通过其外在的形貌来判定美丑。 

 但是划分这个美丑的界限在哪里,如果打乱了界限,如何分辨石头和美玉。 

 这是一种说法,另一种断句则更让人摸不着头脑:天之地,之物,之形,为美界,乱玉。 

 这样断句,好像意思又大有不同,似乎是说:上天创造了大地,创造了物体,创造了物体的形状外貌,这种创造力就是美的境界。 

 只是最后这里“乱玉”又无法解释了。 

 十四个字体,变换三次,每次的意思都有不同,但每句话都紧紧扣住这一个“玉”字。 

 而且这个“玉”字是一个生僻的异体字,写就这套秘籍的人,显然是在提醒后来人,玉字的特殊。 

 字体再次发生变换,方涛又去观察,这次的变化更让他摸不着头脑。 

 他完全沉浸在对字体的研究当中,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第二天早上,唐心怡醒来,走出房间,看到方涛正睡在沙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