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贺三郎(第3页)

 青山、溪流、田野、流云。 

 天地之景都被收入这方寸画卷之间。 

 薛澈学着郝仁的构图技法,也开始画山景。 

 高低错落,远近有序。 

 郝仁看了一眼,目露赞赏。 

 苏知知虽然左臂受伤,但右手抓着笔端不停,也忙着在纸上画画。 

 郝仁凑过去一看,无言了。 

 知知的画风和他不能说颇为相似,只能说是毫无关系! 

 她在纸上画了一座山,山上落了一片巨云。 

 云比山还要大。 

 云朵上居然有个村子,散落了许多间房屋,野花长得高大如树。 

 再往上,有很多只胖头鱼在天上飞。 

 山脚下的溪水里,反倒有很多只鸟在游弋。 

 郝仁指着村庄:“知知,为何房屋在云上?” 

 苏知知笑出一口白牙:“因为云很软呀,踩起来肯定很舒服。” 

 郝仁:“为何花草比树还高大?” 

 苏知知:“这样的话摘一朵花,就可以做棚子遮太阳了。” 

 郝仁:“那为何鱼在天上,鸟在水中?” 

 苏知知:“因为鱼可能想上天,鸟也许想下水啊。” 

 郝仁硬生生被苏知知气笑了,嘴里说着反话: 

 “好,好,画得真像。” 

 苏知知头也不抬地继续画,只当自已得了夸奖,颇为谦虚道: 

 “多亏爹教得好,爹说要虚实相生,我才这么画的。” 

 郝仁:…… 

 郝仁回想起自已幼时作画时,曾被评价不拘一格,而今看见知知的画作,简直不拘得没边了! 

 罢了。 

 反正也不是奔着做书画名家去的,郝仁也就随着苏知知自已画了。 

 流云四散,日头高悬。 

 郝仁拿起石板边的竹筒喝水。 

 他喝水的姿势很文雅好看。 

 即使手中拿的只是一个有刮痕的竹筒,袖口的布料洗得发白,仍令人觉得赏心悦目。 

 碗里没有稀贵的茶叶,只有几朵黄色的干腊梅花。 

 腊梅花是苏知知去年冬天摘下来的,在院子里晒干后封进罐子里,喝水的时候放几片,水都带了梅花的冷冽香气。 

 薛澈画到一半,向郝仁投去请教的目光: 

 “郝村长,此处留白过多,添些什么好?” 

 他画好了大致的构图,但右下方还空了一片。 

 郝仁接过薛澈手中的笔,在空白点了几笔。 

 薛澈看郝仁的笔法,以为他要画兰草,可郝仁画出来的却是一丛丛禾苗。 

 细小坚韧,在泥土中蕴藏着蓬勃生命力。 

 薛澈眼神一亮,豁然开朗: 

 “我知道了。” 

 苏知知画累了,暂且放下笔,拿起自已的小竹筒杯子喝水。 

 她的竹筒杯子比郝仁用的小一些,里面也放了腊梅花。 

 苏知知咕咚喝了一大口,微风调皮地勾起她小脸边的发丝: 

 “爹,梅花水是不是很好喝?” 

 阳光温热。 

 风也很暖。 

 长身玉立的君子回头,发如墨染,眸中春光催开万千桃李。 

 “嗯,很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