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迅速壮大(第3页)

 一直以来荒无人烟的小道,逐渐有了几分人间烟火气。 

 良民村也计划在路两边建屋子。 

 不过他们不是建村民住的小屋,而是打算建客栈食肆。 

 郝仁和伍瑛娘夫妻俩商量了一下: 

 “现在黑山墨和黑山布都有了销路,越来越多的外地商人想来进货,也不便让外人都入村,不如在山下建个大点的客栈。” 

 “一来可以供外地商人落脚,二来也可以直接在山脚下谈生意交货,三来客栈的营收也是一笔进账。” 

 “那就开一家黑山酒楼的分店,正好县里的酒楼生意也不错。” 

 伍瑛娘在白云县的黑山食肆没有换名字也没有扩店面,而是在更中心的地段又开了一家新的酒楼,叫黑山酒楼。 

 和黑山墨分品类的道理一样,黑山食肆物美价廉量大,适合寻常人家下馆子;黑山酒楼装修得大气亮堂,适合本地的富庶人家或外来商客气派宴请。 

 黑山酒楼还提供上等客房,供商旅歇脚。 

 虽然开了新店,但伍瑛娘现在不用日日亲手下厨了,山上的伙房队可以拨出人手来酒楼,按做工一样算工钱。 

 至于山上伙房队若是人手不足了,就再选一批人入伙房队,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后厨人手。 

 伙房队是理想差事,只要被选上,没人不愿意去。 

 白云县原本最气派的和旺酒楼风头被黑山酒楼压了下去。 

 这个冬天,浔州的读书人用着黑山墨。 

 百姓穿上了黑山布。 

 村民为黑山墨榨油。 

 短工在黑山作坊做工。 

 富人在黑山酒楼把酒言欢。 

 昭庆七年末,在离京城数千里外的偏僻落后之地,黑山二字越来越响亮。 

 金银汇成河流,滔滔不绝地流向黑匪山,流向郝仁存钱的洞穴。 

 原本的洞穴已经满得塞不下了,好在山上洞穴多,又扩了两个巨大的洞穴存金银。 

 冬夜星月明亮。 

 山上风大,带着湿气的冬风撩起衣摆和长发。 

 郝仁、伍瑛娘、白洵、秦老头还有花二娘清点好山洞里最后一箱金子,将出入的洞口封上涂毒。 

 花二娘震撼道: 

 “按照这个势头下去,真变成金山银山了,这是能养整个浔州啊。” 

 郝仁的棉衣被黑夜揉成一抹苍凉的浅灰,他周身氤氲着一团雾气,目光却锋利似刃。 

 该设法花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