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大唐诗坛崭露头角
在这之后的一两天。
宫中又传出一则犹如重磅炸弹般的消息,瞬间在长安城掀起了轩然大波。
原来,在那天下朝后,杨昢竟跟着李隆基踏入了后宫。
他不单与圣上一同研讨音律,探寻那音符之间的奥秘与和谐。
还一同沉浸于诗词歌赋的浩瀚海洋之中。
杨昢才思泉涌,当日便为杨贵妃作了两句诗。
“六宫粉黛无颜色,回眸一笑百媚生”
此诗句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杨贵妃有意无意的默许之下。
迅速传播开来,如春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引得众人皆为之侧目。
一位宫廷乐师在与友人闲聊时感叹道。
“杨公子此诗一出,我看这长安城的诗坛怕是要变天咯。
如此绝妙好辞,杨贵妃娘娘听了怕也是极为欢喜”
他的友人接话道:“是啊,谁能想到杨公子不仅武艺高强,这诗词才华亦是这般出众”
自然,杨昢为万春公主所作的那首诗。
在万春公主的坚持下,并未传出宫墙之外。
她心思细腻,不想因自已而抢了杨贵妃的风头。
只愿将这份美好与深情默默珍藏于心间。
总之,杨昢赞美杨贵妃的这两句诗。
恰似一道惊雷,在整个长安城的上空炸响。
让城中之人皆惊呆了。
各个才子们听闻此诗,纷纷放下手中之事。
或于书房中踱步沉思,或与友人相聚探讨。
一位年轻才子皱着眉头,喃喃自语。
“这杨昢究竟是如何想出这般词句,我苦思多日,也难及他一二”
旁边的友人劝道:“兄台莫要气馁,你之才情亦是不差,或许只是缺些灵感”
他们三三两两围坐一团,绞尽脑汁。
一心想要作出一两句或一首赞美杨贵妃的诗。
期望能博得杨贵妃那倾世一笑。
仿佛只要能达成此愿,便不枉此生。
而城中各个良家少女或是青楼女子。
在听闻此诗后,亦纷纷为诗句的精妙绝伦所折服。
几位少女在庭院中聚在一起。
其中一位身着粉色罗裙的少女轻轻叹了口气说。
“杨贵妃真美,杨公子的诗更是将她的美写到了极致。
我若是能有这般才情之人为我赋诗一首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