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大唐诗坛崭露头角(第2页)

 一位青楼女子站在青楼的雕花窗前,眼神中透着期待与渴望。 

 她对身旁姐妹说道:“若是杨公子肯为我写一两句诗。 

 我便甘愿免费陪他半个月,只盼能沾得些许才情之名” 

 众多大唐朝臣上下亦都纷纷感叹不已。 

 他们未曾料到,杨国忠在朝堂之上已然权势滔天。 

 他的儿子竟也毫不逊色。 

 且杨昢那拍马屁的方式更是别出心裁、精妙绝伦。 

 又是作诗又是玩音律。 

 简直如同为李隆基量身定制一般,完全契合了他的喜好与胃口。 

 李林甫与杨国忠在朝堂之上早已斗得如冰火不容,势同水火。 

 李林甫听闻这个消息后,气得脸色铁青,不禁暗骂了一句。 

 “这杨国忠父子,倒是会讨圣上欢心!” 

 随后,他怒发冲冠地找来了自已的几个儿子。 

 对着他们便是一顿臭骂。 

 “你们看看人家杨昢,再看看你们自已。 

 整日无所事事,何时能为我李家争些荣耀!” 

 那几个儿子低着头,噤若寒蝉,不敢有丝毫反驳。 

 而这赞美杨贵妃的两句诗,随着悠悠众口。 

 如蒲公英的种子般飘向大唐的每一寸土地。 

 引起了众多才子佳人、诗人墨客的热烈追捧。 

 在大唐,诗人备受尊崇。 

 其地位犹如后世众人心中的歌星偶像一般。 

 被人们热烈地喜爱与追捧。 

 众人皆以能诵读一首好诗为荣,以结识一位诗人为幸。 

 总之,杨贵妃的美名因这两句诗再度在大唐上下如烈火般熊熊燃烧起来。 

 而杨昢亦凭借此诗。 

 在大唐诗坛崭露头角,声名远扬,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后面又传出一个重磅消息。 

 仿若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 

 李隆基竟让人放出消息。 

 宣称在新年上元节这一天。 

 他将大摆盛宴,宴请百官、文人墨客,还有各国使臣。 

 还透露盛宴上当晚李隆基将会和杨贵妃、杨昢、万春公主等人。 

 一同演奏那首改编自将军令的《男儿当自强》歌舞曲。 

 这个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 

 迅速在大唐长安和大唐上下传播开来。 

 刹那间,整个大唐都沸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