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国际大抢救”(第2页)
4月25日上午10时20分,在紧张的卸载过程中,三中队士兵官远平被装载机挤伤大腿,致使大腿骨折。
“贵国船上发生了什么事?”码头上,开着救护车巡诊的法国年轻女军医见“赤峰口”号舰上的异常动静,急忙下车,上船找到中国工程兵大队军衔最高的中校李金勇丶高军询问。
“我们一名士兵腿部受伤。”
“我是来这里巡诊的,可以上船吗?”
“谢谢!救护伤员,当然可以!”
此时,郑和舰军医王盛恩和赴柬工程兵大队随行军医任希杰丶潘晋也赶到现场。中法两国医生共同为受伤的官远平清洗伤口丶止血丶包扎,动作是那么娴熟丶老练。
码头上,担负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通信任务的澳大利亚通讯营值勤车已把中国士兵受伤的情况通报了金边联柬总部,请求派“un”直升飞机救护中国蓝盔部队伤员。与此同时,法国女军医驾驶救护车,载着伤员风驰电掣般地冲出港口,直奔停机坪而去。
正在码头紧张忙碌的英语翻译刘家宝突然收到紧急通知:“有战士受伤,立即护送至泰国曼谷医院救治!”
危险来的是那么突然!来不及准备,我跳上一辆北京-213吉普车迅速驰往磅逊港附近的直升机停机坪。
不到两小时,一架从金边波成东机场起飞的“un”直升机“轰隆隆”飞过来,我们喜出望外。直升机在我们上空打着旋儿,没有降落,而是盘旋一周又飞远了。这让初来乍到的我们感觉十分纳闷儿!
不一会儿,从法国女军医的对讲机中传来指令:飞行员看不到地面醒目的“un”标志!请把吉普车开到停机坪上!
哈哈,原来如此!我们赶紧把吉普车开上停机坪,将车身上的“un”标志朝向正前方。对上“暗号”后,没过片刻功夫,直升机重又从天际间盘旋着飞过来,安全降落在距离我们十几米外的停机坪上。
大队军医任希杰丶潘晋协同法国女军医一起将躺在担架上的官远平擡上直升机。潘晋和我负责全程陪护,一起登机。
随着直升机“轰隆隆”的嚎叫声,螺旋桨快速转动起来,周围激起一圈的黄沙。直升机盘旋着跃上蓝天,朝着金边的方向飞去。
金边,波成东机场停机坪。联柬总部派遣的值班飞机早已做好一切准备,并与泰国皇家空军医院取得了联系。
下午2时许,我们乘坐的“un”直升机安全降落在波成东机场。在距我们100米外的停机坪上,一架法国c-160大型运输机已张开洁白的肚皮,准备好接纳受伤的中国蓝盔军人。
我们将躺在担架上的官远平擡上一辆医护推车,两位法国飞行员将推车牢牢地固定在机舱的舱壁上,一切就绪。
没有乘务员的解说,飞机“嗡”的一声发动了,它迅速滑向跑道,在经过几百米的冲刺后,一个猛子扎向蓝天。
我环顾四周,偌大的机舱,只有官远平丶潘晋和我三个中国军人;偌大的运输机,只为了一名受伤的中国蓝盔士兵。以前的印象,只觉得联合国机构臃肿,效率低下,而如今联柬机构的高效,以及联柬机构为拯救一名士兵而展示的慷慨救助,瞬间刷新了我的认知。
看着面容平静的官远平,我关切地询问他的伤情,安慰了他几句。官远平很努力地笑了笑:“没事儿,没事儿。”
下午4:30,专机抵达泰国曼谷西南郊的廊曼国际机场,距离曼谷市区25公里。迎接我们的是联柬机构驻曼谷军事联络官艾克赫塔少校,一位巴基斯坦军官。
进入海关,毁了!这时候,我们才发现自己并没有随身携带护照,赴柬工程兵大队官兵的护照都集中存放在大队部政工科统一管理,出发前太仓促,并没有想到这些。这可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