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驻柬“un”生活(第3页)

 打井!

 大队前方指挥所和两个中队的官兵驻进斯昆。县城根本没有自来水。县机关门前有一口井,早已枯竭见底。

 官兵们找水不易,副大队长江述钊果断决定:自己动手,深掏枯井。星期天,前方指挥所的指挥官□□忠丶袁相平丶李进伦率先用绳子系着吊下十几米深的井下。一镐一镐地凿,一筐一筐地装。几十名官兵组成的打井队,一天就把老井向下挖了3米多。井水逐渐由浊变清,水位由浅至深,可是取水到金边的大队指挥所一化验,有污染。

 再挖新井。

 各种机械各显神通。先在干硬的地面挖一大坑,再在岩石上一镐一锹地挖。

 手,打出了血泡。人,变成了泥人。

 新井挖出7米深,眼见着清凉的地下水源源涌出。官兵们的心被润甜了。

 可是没几天,水又变浑,井又见底。

 水,又重新困扰着中国工程兵大队官兵。

 上街买净化水喝!一天125美元,找联合国报销。

 几天后,联柬机构嫌这样喝水开支太大了,给中国工程兵大队联系到一个小水厂蓄水池拉水。联柬机构每月月底来结帐,这要省钱得多。

 张明仍不放心,带卫生所的医生来水厂化验。这是怎样的水厂啊?所谓水厂,小得像个作坊。所谓蓄水池,就是平地里挖了一个露天的小水塘。里面的水仅仅经过一遍初过滤,绝不是中国国内自来水厂的概念。化验后,他们嫌卫生标准低,但这是到金边后见到的最好的水源了,拉回去用净水车处理一遍再用。水厂的人不理解:“中国人为什么对喝水要求这么高?”

 “为了官兵的身体健康。”张明认为,道理很简单嘛。

 天气热,中国人爱喝茶水解渴,可是这里没有开水,或者说没有烧开水的条件和设备。负责食品供应的美国承包商每日提供的雪碧丶可口可乐饮料,大家一见牙齿就酸。本来牛奶丶面包是上等营养品,可由於天气炎热,大家还是觉得中国的小米粥和馒头更合口味。

 死神始终在中国官兵的身边徘徊。不论白天丶黑夜,不论在驻地丶施工现场,那零零星星的枪声为官兵所熟悉,那时而爆发的密集射击也已不足为奇,而裸露的地雷则随处可见,隐没的□□随时都有可能在我们脚下引爆。柬埔寨4号丶6号公路两侧到处插着画有骷髅和大腿骨的地雷警告标志,令人望而生畏。

 柬埔寨属於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只有旱丶雨两季。其特点是,旱季干噪少雨,气温在50c以上,而雨季则是高温多雨,连绵不断。当地居民为躲避难熬的高温天气,把房子建成高脚屋,屋在水上,凉爽舒适。

 然而中国工程兵却顾不上去准备自己的安乐窝。初到柬埔寨时,正值雨季,营房——无论是自搭的帐蓬,还是被废弃的无门无窗的教室或库房,每逢下雨,房内不比房外强。一阵暴风雨袭来,刚刚搭起的帐蓬被风吹得无影无踪。遇到旱季,烈日炎炎,热浪灼人,空气闷得几乎令人窒息。推土机丶挖掘机的驾驶室更象蒸笼,驾驶员个个衣衫湿透,浑身都是痱子。施工归来时,战士们脸上结成一层层白花花的盐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