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第3页)

 “你做方案的时候,也不用考虑我的想法,按照你们的想法先提出方案,我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要出现跑官要官的情况” 

 正是因为如此,姜宁才放开手脚来制定方案,过程中那肯定也要考虑柳江河的想法。 

 比如柳江河对哪些单位、哪些干部比较认可,什么时候表扬了他们,这些都可以作为参考。 

 这个干部调整方案确实也不容易做,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如果要按照柳江河的想法,那就是全县干部大轮岗。 

 这个工程量那是相当大的,那就必须要有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来,分清楚轻重缓急,把人调整到最需要的岗位上。 

 柳江河要求组织部干部调整方案的消息,是在一次常委会上提出的,很多乡镇、县级部门的人都听到了。 

 正是因为这样,才会导致姜宁电话成为热线,来给自己汇报工作的人一大堆,这给他正常办公都造成了影响。 

 开始他也觉得柳江河这么做不妥,后来他又慢慢理解柳江河,这种方式何尝不是识别干部的一种方式。 

 姜宁自己统计了一下,凡是给自己打电话,或者来办公室给自己汇报工作的,绝大部分都是工作不积极、成效不明显的。 

 这里面又以在周永华的支撑下成长起来的干部居多,溜须拍马一套一套,干工作浮于面上。 

 想通柳江河的特别用意以后,姜宁还是会接这些干部的电话,也会听他们汇报工作。 

 但是就是不接受他们的宴请,绝对不给他们可乘之机,而干部调整方案里面他们可能也要靠边站。 

 现在也是姜宁的关键时刻,他知道柳江河也在考验他。 

 如果他干得好,和柳江河一条心。 

 那么常务副县长,副书记,乃至县长,那也不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