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诸般法脉乱如麻(第2页)

正因如此,砍伐铁桦木极为困难,用斧头劈砍时,甚至会迸射出耀眼的火星。

太渊是在江浙西部的一座高山上偶然发现了这株铁桦木。

精心挑选后,只截取了一株百年树龄左右的侧枝,花费大量心血,制作了这柄木剑。

至于剑身上所刻的“归真”二字,正是太渊内心坚定不移求道之心的生动写照。

有道之人秉持真朴,如此,永恒的德性才能得以充足,最终回归到自然本初那素朴纯真的状态。

这一理念正源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二十八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太渊如今的修为已至气贯周身之境。

放在武林中,相当于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全部打通,内气连接构成大周天,堪称绝顶高手。

然而,在他自己看来,这不过是筑基小成,距离真正的修道之境还相差甚远。

他心中清楚,修道之路漫长而艰险,自己甚至连门槛都未曾真正迈入。

师父灵风子还在世时,他曾问过师父,道家修行的步骤与境界究竟如何划分。

自古以来,关于“仙”的说法众说纷纭,各家有各家的理论体系,真真假假,难以分辨。有真经妙典述说真法,却被庸人曲解;也有神棍巫婆假借神佛之名,哄骗世人,谋取私利。

因此,学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却稀如麟角。

比如《太平经》就将神仙分为六等:一为神人,二为真人,三为仙人,四为道人,五为圣人,六为贤人。并称:“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风雨,道人主教化吉凶,圣人主治百姓,贤人辅助圣人理万民录也,给助六合之不足也。”

又有《抱朴子内篇.论仙》将神仙分为三等:天仙、地仙、尸解仙。文中称:“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