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功夫渐深,太渊出关(第2页)
以含眼光,凝耳韵,调鼻息,缄舌气,是为和合四象。以眼不视而魂在肝,耳不听而精在肾,舌不声而神在心,鼻不香而魄在肺,四肢不动而意在脾,故名道五气朝元。
这不正是对应林平之此时的修行状态嘛。
方道明这边想着,林平之那边已经收功垂手而立了。
只是并没有立马动作。
而是静静地站在原地感悟刚才的奥妙,和此前的细微差别。
《论语》里说道:“吾日三省吾身!”
这道理林平之以前就知道,却从来没有运用到自己身上。
而在紫阳书院那一段时间,耳濡目染,在不知不觉中,林平之就自行的贯彻起书中的道理。
现在,每次练完功,他都会把此次的体悟和上次进行对比,让自己不至于盲目。
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外如是。
…………
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极于九。
九日后,太渊出关,江一真、方道明、林平之在外候迎。
这时,没有师侄,没有师兄,没有师父,只有在求道这条路上,后来者对先行者的景仰。
时逢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杂花生树,似乎这片小天地都在为其庆贺。
当然,这是几人的幻想,以太渊的能为还做不到异象相随,天地相贺,那等层次,怎么也得是天人合一的外景大宗师才行。
太渊立于阁楼栏杆前,目光悠远,朗声道:“偶有所悟,两天后,我将讲述一番此次所得。”
话音刚落,人已消失不见,只扬起一缕轻尘。
时间就像手里的细沙,禁不住拿捏,两天一晃而过。
一间静谧的茶室,香气袅袅,微风徐徐。
太渊道:“真土擒真铅,真铅制真汞。铅汞归真土,身心寂不动。虚无发下雪,寂静发黄芽。玉炉火温温,鼎上飞紫霞。”
江一真道:“其间文武若何?”
太渊道:“真土者,身中之土也。铅汞者,身中之水火也。以土克水,则铅可擒矣。以水克火,则汞可制矣。盖绿身心俱合,寂然不动,而后土、水、木三者可以混融为一,此乃是探药物归炉鼎之内也。”
“白雪须要虚空而生,以其无中生有。黄芽须待火养而生,以其火能生土。正如天地之间,当子母之月,阳气未萌,是物泯於无也,则白雪自天而下。乃寅卯之月,阳气渐盛,是静中有动也,则黄芽自地而出矣。白雪、黄芽既见发生,则玉炉之火但要温养,自然鼎上紫霞腾空而飞。若火太武,则冲散矣。”
方道明和林平之在这种场合完全插不上话,两人的知识储备让他们只能是听讲的份。
江一真道:“华池莲花开,神水金波静。夜深月正明,天地一轮镜。何解?”
太渊道:“华者,花也,花犹火也。神者,心也,心属火也。金丹之要,在乎神水、华池,即是水火既济之理。水中有波,莹然洁静,则火裹生莲,自然开花矣。若到夜半子时,一阳初动,其月正明,透体金光照见天地之间,如一轮之明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