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望气有成,更高视角(第2页)

故而,风水学中的重要环节就是如何“望气”。

“望气的要旨是——【以目观形,以理察气】…”

“气”非常宽泛,这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

有生气、死气、阳气、阴气、土气、地气、乘气、聚气、纳气、气脉等等。

人要避死气,承生气。

生气及死气的推算法则,就是风水中所说的“理气”。

所以说“理寓于气”,望气的另一个重要法则就在于推算。

“理气”是十分复杂的,要结合阴阳五行、实地考察,方能得到“生气”。

至于如何【承生气】,每位修行有成的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有人认为“气”是构成世界本源的元素,而有人则认为“气”是客观精神的派生物。

这本《气论》里是这么说的,气无处不存在,气构成万物,气不断运动变化。

山中所藏的是“实气”,水中所藏的是“虚气”。

有土就有气,有水就有气。

气是无穷变化的,它可以变成水,也可以积淀为山川……

人的出生是由于得到了“气”,人死之后归于“气”——这“气”是阴阳之气。

气动则变化为风,上升而化作云,下降则变化为雨。

运行于地中就是“生气”。

【承生气而万物化生】这就是风水中所说的“气”。

藏于地中的气,是随着地势的变化而流行的。

气的“行”与“聚”都是与地势相关的。

气在地中运行,是因为地势连绵起伏不断的原因;气的停聚,是因为地势而停止。

藏于水中的气,是随水的流动而变化。

当水停聚时,气为之停聚;当水流动时,气为之运行。

水的流动与否,也是决定于地势高低。

所以山脉和河流都统一在“气”之中。

“轰隆隆!——”

仿佛一道惊雷劈开了蒙昧鸿蒙,刹那间,一道耀眼的光芒照亮了太渊的思维世界。

“山脉,水脉,山气,水气,人气,元气……”

太渊嘴唇微张,不断地低声念叨着这几个词语。

脑海里好像有一朵智慧的火花在闪烁,某种磅礴巨大的灵感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在心底汹涌翻涌,呼之欲出。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那灵感却好似被一层无形的薄膜所阻挡,得不到更深层次的智慧加持,无法破茧而出。

渐渐地,那种要明了一切的感觉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