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剑缠三分浊气,难以寤寐一如(第2页)

 

“昔日我渡你,今日你渡我。缘分一说,妙不可言呐!哈哈哈……”

 

他本就只差临门半步,太渊以自己心神作为引导者,找到张静定的精神波动频率,牵引出他的心神,带着他感受了一下先天之妙。

 

张静定还记得自己那一日的感受,犹如一位盲人重新看到了精彩的世界。

 

只觉得整个天地清晰了很多,不但色彩丰富了,世间万物都像是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许多平日里被他忽略的细微之处,此刻也一一清晰地涌上心头……

 

最奇特的是,无论天与地,一块石头、一株小草……都像跟他是相连地活着般,而自己则成了它们其中的一分子,再不是两不相关了。

 

但很快那种仿佛能够“聆听万物”的感受就消失了,盖因这是太渊的境界,不是张静定自己的境界。

 

但即便如此,提前感受到这些,对张静定来说,已然有着莫大的好处。

 

虽然无法与自然相合,但是五感大涨,比起以前,可以说是真正实现了“耳聪目明”。

 

而且后天境界,说到底还是在消耗自己的精气。

 

到了先天之境,已经可以通过內视修复自身的暗伤隐疾,若是保养得好,可以平添几十年的寿元。

 

这就是道家修士与习武之人在后天之境最大的不同。

 

道家善于养性延命,武夫精于拼杀搏斗。

 

道家修士在后天阶段,一心固本培元,奠定根基,深山苦修,不惹事端,努力达到内气自生的地步,身躯里暗伤极少。


若是一朝成就先天,可以花费很少的时间完成“身躯无漏”的修行。

 

可习武之人,争强好胜,与人比武厮杀那是家常便饭。

 

即便真有那天资绝顶之武夫,凭借着武道真意成功破入武道先天,但在“身躯无漏”这一关键阶段,他们往往需要花费数倍于道家修士的时间。

 

当然,有得必有失。

 

若是只论杀力,同境界下,修士便逊武夫一筹了。

 

…………

 

这日,王常月又来找太渊了。

 

他的气色不太好,跟之前相比就像是熬了很久的夜一样。

 

事实上,王常月为了改进剑术,他的确是连续六七个晚上没有好好休息了。

 

“太渊师兄,敢问该如何改良这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