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剑缠三分浊气,难以寤寐一如(第3页)

 

王常月并指成剑,左右轻点,演示了一招剑术。

 

太渊没有回答他,反而眉宇微皱:“常月师弟,你的剑里缠着三分浊气,而且……依我看,你还多梦扰神了,可是?”

 

王常月嗫嚅不语。

 

面露惭色:“师兄明鉴…”

 

修炼内丹法的人,练到一定程度,便可“寤寐一如”。

 

其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不会做梦;还有一个特点,面部红润,精神好,不疲劳。

 

“哎,常月师弟你如今这般,怕是执念过深,若不破除我执,心神难以通透清明,又怎能顺遂如意地做到心中所想之事呢?”

 

人生最大的障碍是自己,如果不能破除我执,那人就很难获得真正的自在。

 

王常月现在之所以觉得痛苦,是因为他创法的失败。

 

所谓失败,就是王常月觉得事情没有像“我”想的那样发展运行,事情到最后,并没有获得“我”预期的结果,所以“我”就会痛苦。

 

这是一种执念,甚至都更改了他那“动若械”的作息习惯。

 

在太渊看来,这是得不偿失的。

 

“苏子被贬时曾经说过一句话……”

 

太渊神色悠然,轻轻吟诵道,“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这是出自苏轼的《前赤壁赋》,王常月自然读过,且知晓其意。

 

面临生命中的重大变故,愁绪难解,苏轼选择忘掉自我,返归自然,与万物融为一体,无拘无束,把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自然,以此换来生命的洒脱和快乐。

 

“可是……”

 

王常月终究年纪还轻,急于求成了。

 

太渊未等他把话说完,便轻轻挥手,阻止了他接下来的言语。

 

随后,便转身离去。

 

这种心境上的转变,旁人无法代劳,只能靠王常月自己去领悟,去想通。

 

山风送来一阵吟诵,清朗悠远。

 

“饥来餐,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王常月怔然,他心中一动,似有所悟,却又难以言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