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联军来袭
敦煌的清晨,依旧被一种新生般的活力所包裹。阿达木一家早早起身,小二迫不及待地赶着牛羊去了那片属于他家的、长满紫苜蓿的八十八号牧场,阿达木和莎雅则扛着崭新的农具,走向那寄托着全家希望的三十亩良田。田埂上,已是人影绰绰,来自天南地北的移民们,用着各种口音互相打着招呼,交流着耕作的经验,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
刘能校尉骑着马,巡视着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看着百姓们安顿下来,开始耕耘,脸上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这正是西域都护府和敦煌太守府竭尽全力想要看到的景象。
然而,这份安宁之下,暗流早已涌动。
过去数月,从西域车师、焉耆、龟兹甚至更远的疏勒、于阗等地,逃来的佃农、奴户络绎不绝。他们像阿达木一样,被敦煌分田分地、给予自由民身份的政策所吸引,拖家带口,穿越戈壁沙漠,前来投奔。敦煌几乎是来者不拒,登记造册,分配土地房屋农具。这固然迅速充实了敦煌的人口,增强了汉朝在西域的基础,却也彻底触怒了西域诸国的贵族领主们。
他们的庄园失去了劳作的佃农,牧场缺少了放牧的奴户,经济根基被动摇,权力受到了直接的挑战。起初是抗议和交涉,但敦煌方面态度坚决,言明“凡至敦煌者,皆为大汉子民,既往不咎”。交涉无果,积怨终于化作了刀兵。
这一日,正午刚过,天际线处,烟尘滚滚,如同沙暴来袭。但久居边塞的人们知道,那绝非自然之力。
“狼烟!是狼烟!”阳关和玉门关的烽燧台上,哨兵声嘶力竭地吼叫着,一道道浓黑的狼烟冲天而起,接力般向着敦煌城方向传递着最紧急的军情。
很快,确切的消息如同冰水泼入沸油,在敦煌炸开:西域三十六国,纠集联军三十万,兵分两路,一路十万直扑阳关,一路二十万威压玉门关!兵锋所指,正是敦煌!
刚刚还充满生机的田野,瞬间被紧张和恐惧笼罩。农夫们惊慌地停下手中的活计,望向西方那遮天蔽日的尘头。阿达木紧紧攥住了锄头,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发白,莎雅害怕地靠近父亲。他们刚刚找到的希望,难道就要被这突如其来的战争碾碎?
敦煌都护府内,气氛凝重却不见慌乱。主持大局的敦煌太守张辽迅速召集众将。
“果然来了!”主位上的将领沉声道,“刘校尉,民户安顿事宜交由副手,你即刻协防城防,安抚民心。张辽、许攸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