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葛夫子三问(第2页)
“若以利仁视之,未免着了‘有所为’的形迹——”
何明风话未说完,葛夫子忽然抬手:“且住。《史记?李将军列传》赞李广‘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而《卫霍列传》却言卫青‘以和柔自媚于上’。太史公作史,为何扬李抑卫?”
好家伙,这问题一下子转到了史家笔法。
这葛夫子……究竟是何许人也?
何明风脑海中这个疑问一闪而过,没有时间思考,只能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眼前的问题上。
葛夫子特意略去霍去病,专问卫青与李广的对比,显然暗藏对太史公个人情感与史笔公允的考校。
何明风思考后首接回答道:“盖因太史公‘发愤著书’,李广难封暗合其‘身毁不用’之慨。”
“然细观《卫霍列传》,记卫青‘出定襄,斩首虏万余人’,又载其‘贵震天下,而天下无称’。”
“此正史家春秋笔法——褒其功而贬其德,与李广‘讷口少言’却‘士卒爱乐’形成映照。”
“非扬李抑卫,乃借二人写尽古今功臣之两种命运。”
何明风说完这话,葛知雨忍不住抬眸又看了何明风一眼。
这何明风,思路口齿竟然都这样清晰。
至于葛知雨身旁的小环,葛夫子身旁的仆人阿武。
两人哪怕经常接受文化的洗礼,这会儿也己然成了蚊香眼。
这位公子说的到底是啥……他们都听不懂……
葛夫子捻须长笑:“妙哉!老夫有最后一问。”
“《庄子》言‘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又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若论治国,究竟是‘有用’可恃,还是‘无用’为高?”
何明风了然,这问题己入哲学思辨。
他需要破“有用”“无用”之才行。
于是何明风笑着回答:“夫子此问,要在‘用’之语境。”
“惠子谓大瓠‘无用’,庄子教其‘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樗树‘不材’,却得终其天年。”
“治国亦然。”
何明风的目光掠过眼前的几个人,似乎看向了更遥远的地方。
何明风声音微沉:“商君‘有用’,强秦而速亡;文景‘无用’,养民而致治。”
“所谓‘无用’,非真无用,是不以‘急功近利’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