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胡唯中的建议(第2页)

 “倒不是他偷懒,主要是他年纪大了,干活耐力不如我。” 

 胡唯中又说起当年的一些细节。 

 七级工加上西十岁出头的体力,让他个人技能处于巅峰状态。 

 现在虽然他是八级工,但专心干活两个小时,身体就会感觉劳累。 

 明显和七八年前的工作状态,差距很大。 

 “胡工,你觉得七级工和八级工差距最大的点在哪里?” 

 陈建业适时提出疑问。 

 “唔,我觉得两者的差距应该在经验。” 

 “我打个比方,钳工班里所有的岗位对你应该没有难度了吧?” 

 胡唯中说道。 

 “没有难度,我看一遍图纸就能干出合格的工件。” 

 陈建业回道。 

 “没错,那你是否想过,图纸是谁做出来的,用途是什么,有没有改进的空间?” 

 胡唯中追问。 

 陈建业愣了一下,摇头:“没有。” 

 “这就是七级工和八级工的差距。” 

 “八级工是钳工的顶点,不仅仅只是做一些按图索骥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创造。” 

 “你要根据现场的情况,工艺的要求,创造适用的零件,自己作出了零件,再画出图纸,指导他人工作。” 

 “如果能做到这个地步,你就是合格的八级工。” 

 胡唯中面带微笑说道。 

 陈建业沉思好一会,真诚说道:“谢谢你胡工,我大概明白一些了。” 

 “接下来你跟着我在车间里面走一走,不论是钳工线还是磨修工线或者电工线,都看看,学习一下。” 

 “扎根基层才能吸取到营养。” 

 “你是一位非常有天赋的青年,我相信你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大放异彩。” 

 胡唯中勉励。 

 接下来,胡唯中带着陈建业在车间内晃荡。 

 时不时的给陈建业介绍别的生产线,以及他自己曾经在这条线上做的改造工作。 

 如今的轧钢厂设备,大部分来源北方的鹅国。 

 两国友好的时候,是兄弟国家,双方投入了非常多的资源进行互换。 

 鹅国的工业援助计划,称为156工程,给予了当时国内非常多的工业援助。 

 轧钢厂获得了大批重工业设备。 

 这些设备拉到西九城来,得重新装卸,并且铺成新的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