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泄密(第2页)
一个贼眉鼠眼,举止可疑的人就在人少的地方拦住了他,还询问他可是今年乡试的考生。
卫辞自然己经报了名,乡试去不去他虽还没想好。
但名字该报还是要报,省的被人看出猫腻。
拦住卫辞的人在得知卫辞是今年乡试的考生后。
当即就神秘兮兮的告诉卫辞,他有今年乡试考题的真题。
还问卫辞要不要买,两千两一份,不是真题包退钱。
卫辞闻言都惊呆了,第一反应是这算是古代科举诈骗吧。
前世他曾听一些报考律师证,会计证的同学说过。
每年考这些证书前都会接到诈骗电话,说是有真题,两千块一门。
还真有不少人被骗,关键是骗了他们也不敢报警。
一是没达到诈骗立案金额,二是张不开口跟警察说这些。
卫辞没想到古代也有,还敢这么堂而皇之的在大街上找学子交易。
要知道科举舞弊可是掉脑袋的事,还真有人要钱不要命啊。
卫辞忍不住询问此人:
“你知道科举舞弊是要掉脑袋的吗?”
没想到此人却一脸理所当然的回答:
“所以啊,我这收你两千两也不算贵,毕竟我可是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在帮你。
要知道一旦你考中举人,就有机会当官老爷了。
到时候这两千两还不是十天半个月就挣回来了。”
卫辞闻言还真是无言以对,他当即拒绝道:
“你找别人吧,我没兴趣。”
谁知那人一看他要走还急了,连忙从袖子中抽出一张白纸拿给卫辞看:
“公子别走啊,你走了我保你会后悔的。
你先看看这题,我保证你在考场上看到的题跟这一模一样。”
那人拿着手中的白纸往卫辞眼前放,卫辞想不看都不行。
他瞥到白纸上写着,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这句话出自论语的述而篇第七。
意思是孔子同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别人唱的很好,必定让他再唱一遍,然后自己跟着唱。
如果卫辞在考场上看到这道题,那他就要先破题,破题就是整篇文章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