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因由
同僚的追捧以及外界的赞美并未让卫辞得意忘形,迷失自己。.k·a¨n¢s·h¨u_j*u+n/.*n+e?t\
相反,对于此次骤然升官,他是心有顾忌和警惕的。
他深知这太子太傅一职来的十分蹊跷和突然。
朝堂上比他资历深,适合当太子太傅的官员多了去了。
可为何昌泰帝偏偏在这么多朝臣中选了自己?
昌泰帝连太子都还没立,为何先选了自己做太子太傅?
昌泰帝到底看中了他什么?不将这其中的道理搞清楚,卫辞心中不能安稳。
卫辞可不相信仅仅因为一首词,就能让昌泰帝选自己做太子太傅。
要知道太子太傅的核心职责就是教太子学习儒家经典、治国之道、礼仪规范等。
培养太子拥有帝王所需的品德和能力。
太子太傅的地位不可谓不高,一旦太子登基,太子太傅就是真正的帝师。
光是地位尊崇也就罢了,太子太傅还有一个令天下所有学子眼热的便利。
那就是可以光明正大把自己的派系思想传授给未来的天子。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文化成为了主流。
但儒家一派也不是密不可分的,自古大儒之间都是有自己的主张的。
比如著名的“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每个派系都对自己的主张推崇备至,但大家也都知道。*k^u¨a?i\d,u\b′o?o/k..,c?o¨m+
想要自己一派名传天下成为正统,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得到帝王的认可和推崇。
而获得帝王认可和推崇的最好的办法又莫过于成为帝师。
作为帝王的老师,可以光明正大的把自己的主张和思想传给帝王。
所以太子太傅这个职位,从来都能让各派大儒争的你死我活。
当然了做了太子太傅以后天然也就成了太子一党,哪怕太子是个蠢货也只能认了。
卫辞在此之前从来没想过做太子太傅,倒不是说他不够格。
而是以他的背景根本抢不过那些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员。
谁又曾想昌泰帝会如此突然,还没立储君先把他这个太子太傅定下了呢。
可卫辞想不通,他到底有什么值得昌泰帝看好他做太子太傅呢。
卫辞将自己关在书房逐一分析自己的优势与劣势。
要论他跟朝堂上的那些老狐狸相比有什么优势,那首先就是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