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因由(第3页)

 可现下卫辞却觉得昌泰帝不会选这三位皇子做储君。 

 因为三位皇子背景都很一般,若是昌泰帝有心选他们三人其中之一做储君。 

 又给储君选了自己这么个毫无背景的太傅,那不是等着其他皇子把储君拉下马吗? 

 若是昌泰帝跟自己的儿子没愁,不是打着整死储君的态度去立的储君。 

 那昌泰帝心中的储君八成就是年仅七岁的六皇子。 

 六皇子的生母荣妃乃是大周开国元勋冠勇侯的曾孙女,也是现任冠勇侯嫡亲的妹妹。 

 说起冠勇侯一家,那也真是整个京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存在。 

 原因很简单,冠勇侯一家全都是赫赫有名的大老粗。 

 包括己入宫的荣妃都有一身好武艺,却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顺畅。 

 初代冠勇侯就是草莽出身,至死都不会写自己的名字。 

 但在战场上确是名副其实的勇冠三军,悍不畏死。 

 为大周开国立下汗马功劳,被大周开国皇帝亲自封为冠勇侯,世袭罔替。 

 许是初代冠勇侯的基因实在太过强悍,以至于到了现在冠勇侯府都是一群大老粗。 

 让他们习武打仗,个个都是万中无一的好手。 

 可若让他们拿起笔写字,那简首就是要他们的命。 

 冠勇侯府除了目不识丁外,还有一个武人特有的性格,那就是看不起文人。 

 又或者说他们总觉得文人看不起他们。 

 因此每次冠勇侯携家小回京述职,御史台参奏冠勇侯的折子都是本本不重样,还能摞的老高了。 

 朝堂上跟冠勇侯吵过架打过架的文官,双手双脚加一起都数不过来。 

 冠勇侯一家在文人中的名声更是差到了极致。 

 卫辞几乎都能想象到,若是昌泰帝要封有冠勇侯府血脉的六皇子做储君。 

 那朝中大臣能闹成啥样,估计连死柬的都有。 

 文官们宁愿选宫女生的大皇子做储君,都不乐意看六皇子当太子。 

 一想到群臣激烈反对的景象,卫辞都忍不住头疼。 

 若是他的猜想成真,那届时他该做出什么反应呢? 

 卫辞越想越烦心,最后索性将此事丢在一边,左右他想的也不一定就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