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考问

卫辞让平平安安送马子俊出门,然后把他们又叫回了书房询问二人:

“你们觉得这位马先生如何?”

平平先回答:

“马先生看着是个踏实本分之人。”

安安也跟着补充:

“而且他懂得感恩,如今虽有了些成就,却没忘记父亲当年的恩情。”

卫辞点点头,又问:

“他想进翰林院,你们觉得他能成吗?”

平平略一思索便直言:

“依儿子看,马先生怕是进不了翰林院。”

卫辞挑眉:

“哦?说说你的理由。”

“马先生会试成绩是二甲三十七名,按说殿试名次不会太低,有资格参加翰林院的馆选。”

平平条理清晰地分析着,

“但翰林院如今收的庶吉士越来越少,每年不过十来个名额。

而能进翰林院的,一要才华横绝、冠绝当世之辈。

二要家世显赫、朝中有人照应之人,二者缺一不可。

马先生虽有些才华,可出身寒门,在朝中毫无根基。

这几年翰林院越发看重家世背景,像他这样的情况,除非父亲肯出手帮他一把,否则绝无可能进入翰林院。”

卫辞看向他:

“那依你之见,为父该不该帮他?”

平平答道:

“这就要看父亲的打算了,若是父亲想将马先生收为嫡系,悉心培养。

将来成为自己的心腹臂膀,那动用些人脉和手段,帮他一把也无不可。

翰林院是储相之地,在里面待上几年,熟悉了朝中规矩,结交些人脉。

将来无论是外放还是留在中枢,都能有更好的发展。”

“那若是不想收为嫡系呢?”

卫辞追问。

“若是父亲只是想将他收入麾下,让他能为朝廷效力,做些实事,那最好还是将他安排进六部。”

平平继续回答,

“六部掌管具体事务,更贴近实务。

马先生熟悉地方民情,又心怀百姓,去六部历练一番,定能做出些成绩。

而且六部虽不如翰林院清贵,却少了些派系倾轧,更适合他这样性子耿直之人施展抱负。”

安安在一旁听着,也点头表示赞同:

“马先生的性子,怕是不太适应翰林院那般讲究门第、注重虚礼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