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流言
秦珩直视卫辞,眼神中满是惶恐与无措,连声音都微微颤抖:
“太傅,昨日我去探望父皇,撞见大哥在殿外和李阁老说话。
他们看我的眼神好吓人,像是要把我吞了似的。
二哥也总借着问安的由头往御书房跑,还想翻看父皇的奏折。
被李总管拦下来了,他还瞪了李总管一眼……”
卫辞听到太子的话不由自主皱紧了眉头。瑞王素来野心勃勃,擅长笼络文臣。
康王也不是省油的灯,仗着娶了个好老婆,跟世家勾勾搭搭。
如今陛下病重,这两位皇子自然按捺不住,想明目张胆地争夺权力了。
卫辞蹲下身与太子平视,目光坚定而沉稳,像是一剂定心丸:
“殿下,您是陛下钦定的储君,名分已定,这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
瑞王与康王虽是您的兄长,但觊觎储位便是逾矩,便是对陛下的不敬。”
卫辞顿了顿,继续道:
“往后见了他们,您不必面露不忿,他们毕竟是您的兄长。
您若失了礼数,只会让朝臣议论您心胸狭隘,说您容不下兄长。
但也绝不能软弱,该有的太子气势不能少。
他们若再敢在您面前摆兄长的架子,或是窥探御书房的奏折。
您便直言‘父皇静养,奏折需经东宫过目,方可呈递’。
既守了规矩,也断了他们的念想。”
他伸手,轻轻拍了拍太子的肩:
“殿下聪慧,比许多成年人都懂事。
您要记住,您不是一个人,有臣在,有赵尚书掌着兵部。
还有忠于陛下的朝臣们,都会站在您这边。
只要您沉住气,守住东宫,等陛下病愈,一切便会好起来。”
太子望着卫辞的眼睛,那双眼满是鼓励之色,让他感到安心。
他用力点头,将眼眶里的泪水逼了回去,声音虽还有些哽咽,却多了几分坚定:
“太傅放心,我记住了,我不会让父皇失望。
也不会让他们欺负我,更不会失了东宫的体面。”
卫辞看着太子眼中重新燃起的光,缓缓颔首。
心中却有些不忍,太子比平平安安还小一些。
放到现代他这个年纪也就是个刚上六年级的小学生。
他却要撑起储君的威仪,一言一行循着礼制,连笑都要藏着三分收敛。
但很快,卫辞就收起了心中的那点不忍。
因为他知道,这场权力的棋局才刚刚开始。
而太子无论如何都要撑住,他的背后关系着太多人的性命。
事到如今,卫辞只盼望昌泰帝能多撑的时间。
昌泰帝活的时间越长,太子的位置才能越稳当。
卫辞与小太子说完话从东宫出来, 抬头便看到进喜神色焦灼的在外面踏步。
看到卫辞出来他连忙跑出来,迫不待及道:
“老爷,不好了!京中突然传起了流言。
说…说冠勇侯赵将军在陛下的汤药里下了毒,才让陛下病情恶化的!”
“什么?”
卫辞闻听此言瞳孔骤然收缩。
赵猛是太子的亲舅舅,也是太子最坚实的后盾。
瑞王和康王这一步棋,可谓是釜底抽薪。
既给太子扣上“纵容外戚弑君”的罪名,又能削弱赵猛的势力,一举两得,歹毒至极。
“流言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卫辞的声音冷得像冰,眼底却藏着一丝急虑。
进喜摇头:
“源头查不清,现在茶楼酒肆、街头巷尾都在传,连宫里的侍卫都在私下议论。
说赵将军是为了帮太子早日登基,才对陛下下了手……”
卫辞眉头紧皱,然后猛的转身朝兵部衙门走去。
他必须立刻见到赵猛,让对方约束好部将。
切勿因流言自乱阵脚,更不可听到流言就一言不合打人!
卫辞刚走到金水桥,一辆乌木马车突然停在他面前。
车帘掀开,瑞王的贴身太监探出头,脸上堆着虚伪的笑:
“卫阁老,我家王爷在府中备了清茶,想与大人商议陛下病情的应对之策,还请大人移步。”
卫辞闻言心中冷笑,瑞王倒是会挑时机,眼下这是打算招揽他吗?
他张口想要拒绝,太监却先他一步开口:
“俗话说得好,识时务者为俊杰。
杂家不得不劝阁老一句,您还是跟杂家走吧,免得受皮肉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