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古代全家都是炮灰7
这段时间,安宁上了新品,春风酒楼的生意越来越好了。
高脚杯,酒杯,花瓶,水杯,茶具,笔筒,放大镜等这些东西供不应求。
大周朝很多商人都听到了这个消息,纷纷都来春风酒店充值,想买的玻璃器皿。
玻璃器皿简直是供不应求,安宁只好从人牙子那里买了一大批人,签了死契让陆北川教他们怎么样做玻璃器皿。
有了陆北川的教导,这些人很快就学会了。
当他们学会怎么样做玻璃器皿以后大吃一惊,原来奢华无比的玻璃就是这样做成的。
春风酒店的生意越来越好,很快就引来了同行的眼红,明里暗里给安宁使了不少绊子,还好安宁有系统的监督,忍这些人怎么使坏都没用。
一个多月过去了,陆北川指点的这些厨师也学的差不多了,是时候开分店了,安宁想把春风酒楼开到大周朝的每个角落。
这么大的一块蛋糕肯定吃不下,在府城这里都有人使绊子,开的别的地方去就更别说了。
太子这条粗大腿刚好派上了用场,安宁想给君运恒三成的利润,让春风酒楼一路畅通。
于是安宁从空间里拿了一些玻璃器皿当礼物送给太子。
喝茶的整套茶具,全是玻璃做的,希望太子喜欢,另外还送给太子一个望远镜,望远镜在这个时代可是行军打仗的利器。
准备好礼物,安宁就去拜访知府大人。
安宁同样也送了一套喝茶的茶具给知府大人刘承望,知府大人收的安宁的礼物,高兴不已,安宁把来意说了,刘成旺答应给太子传信。
刘大人,另外,麻烦你告诉太子,地里的红薯,土豆,玉米这些高产粮种马上就要成熟了,时间差不多了。
知府大人听说产产粮总要成熟了很是开心,太子走的时候千叮嘱,万嘱咐。
高产粮食成熟了,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他,如果真如安宁所说的那样,一亩地产几千斤粮食,大周朝廷的老百姓就不会饿肚子了。
安宁把这件事告诉了刘承望,就等着太子的消息。
“另外,趁太子还没有来的这段时间,安宁又让陆北川把水泥做出来,在古代加固城墙,修水利工程都不能缺少水泥。”
刘承望很快就用飞鸽传书把这件事告诉了军运恒,当太子知道了安宁种的高产粮食快成熟以后。
太子连夜把这件事告诉了皇帝君墨萧,君墨萧听后很是震惊,一定要让君运恒来核实。
如果是不是真的,情况属实,安宁就是大周朝廷最大的工程,一定不会吝啬赏赐安宁这个最大的工程。
太子当天就点齐3000士兵急匆匆的奔向顺天府,现在交通不便,等太子到了顺天府也要半个月了。
安宁想把水泥拿出来,也不白往安宁来一回。
趁太子还没来这段时间,把家里整栋三进宅子的地板都铺上了水泥地。
有了高产粮食和水泥这两大功劳,朝廷肯定会给安宁一个一官半职。
在这个黄泉大雨天的古代,没点身份死的很快,说不定哪一天就惹上了不该惹的人丢了性命。
安宁日夜赶工,宅子的水泥地铺设得十分顺利。
可这时,意外却发生了。一个眼红春风酒楼的同行勾结了地痞流氓,趁着安宁忙着铺地,竟然一把火将春风酒楼烧了个大半。
还好只烧了一家,还有三家,这段时间安宁在顺天府又开了三家春风酒楼。
安宁准备把春风酒楼三成的利润送给太子,现在春风酒楼就相当于是太子的产业,不管是谁烧了清风楼,都讨不到好,太子一定会追究到底,不管是谁。
安宁得知消息后又惊又怒,系统也提醒她损失惨重。面对如此困境,安宁并未慌乱,她一边安排人救火和统计损失,一边让陆北川加快水泥的制作,打算尽快重建酒楼。
就在安宁忙得焦头烂额时,知府大人刘承望派人来告知,太子君运恒一行提前赶到了顺天府。
安宁顾不上整理衣衫,太子一行人就匆匆来到了安宁家。
见到君运恒后,她先将高产粮食之事详细汇报。
安宁又提到想跟太子一起做生意,拿春风酒楼的三成利润送给太子,最后才提及酒楼被烧一事。
君运恒听后,皱了皱眉,承诺会彻查此事,让安宁安心重建,有他在,春风酒楼一定会很快扩张到全国各地。
突然军运恒注意到安宁家的地板又平又硬,马车走在上面一点都不颠簸。
太子立马来了兴趣,让身边的侍卫用力砸水泥地板,侍卫不管怎么砸地板还是纹丝不动。
安宁这个是什么东西?怎么那么硬马车走在上面很平稳。
安宁立马把水泥的好处告诉了太子。
太子这个水泥加固城墙和修水利是很好的材料,我愿意把水泥方子捐献给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