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张耳陈馀

《左传》有语,庄公十九年初,鬻拳强谏楚子,楚子弗从。


 临之以兵,惧而从之。


 是而时人有语,以鬻拳兵谏为爱君。


 兵谏!


 为爱君!


 果然如此,才能够挽救大魏国于危难之中,嚣魏牟自觉不无不可,真要将重兵守中大梁城,那才是真正的取死之道。


 自魏国惠王以来,国力衰弱,因由在何,便是在于庙堂之上,权谋纵横,君王将权柄看得至高无上,甚至于看得比国祚传承还要至高无上。


 新王继位,却要收拢权柄,可平日里,嚣魏牟觉得也就罢了,而今是什么时候,那是大魏国的存亡之际,绝对不能够如此。


 “兵谏!”


 语出,神农堂堂主朱家神色一怔,那前一刻还欢喜不已的面具上,化作懵怔,而后化作无比的凝重之色。


 这个词可不要轻易说出来。


 “兵谏!”


 “……”


 偏厅之内,诸人面面相觑,彼此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若要兵谏,岂非就是以强兵压服君王,顺从之。


 虽简单,却有相当大的后患。


 鬻拳兵谏之后,自动的断去一足,去守护城门,楚王也命鬻拳的后代世代为守护城门的职责,那无疑是楚王的愤怒。


 且……此举也很容易引起王族的不满,认为是欲要篡位,百多年前的田氏一族取代太公一脉,并未太远。


 而晋国六卿之乱,不就是因为六卿手中握有相当的力量。


 “好!”


 “就该此策,大丈夫存于世间,做事岂能畏首畏尾,不兵谏,只等着秦军水攻大梁城,兵谏之后,魏国或可存续。”


 只是,数息之后,厅内,一位着儒袍的年轻男子,亦是站起身来,看向上首,躬身一礼,对于兵谏之策,很是认同。


 “卢绾兄弟,且坐下。”


 “兵谏之事非那般简单。”


 朱家摇摇头,大将军此谋并非表面,而且兵谏之事,很容易演变成兵变,如数十年前的赵国沙丘之变。


 强赵为之衰弱,直至今日,竟是沦亡。


 魏国之内,君王虽昏庸,可王室传承有序,若然兵谏,可是在那些王族眼中,无异于兵变,期时……可就是大梁城内乱了。


 如前不久的赵国邯郸内乱,那个时候,无需秦军过于强攻,魏国已然不可能寸许。


 “龙阳君也赞同此策?”


 朱家将目光看向嚣魏牟身侧的白衣男子。


 “魏国生死存亡在此一举,调兵守中,魏国难过今岁。”


 “若然御敌于外,则还可以支撑一二,王翦的主力大军接下来一两年会在燕赵之地,不可能南下。”


 “期时,未必没有转机。”


 神容俊美的龙阳君叹了一口气。


 若然有法,则无需兵谏。


 昨日,大王定下守中之策,如果不能够给予兵谏,让魏王顺从之,则王贲可以顺利的带兵控制鸿沟北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