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褒贬不一(第2页)
一天卖出20w张?这比自己的首单数据好多了啊!我记得当时才3w...玛蒂娜可真是幸运...70%购买者低于25岁,这显然是吃到了自己歌迷的流量吧?
“尽管Link团队宣称“音乐无关政治”,但活动现场的族裔配额暴露了权力的拉扯。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nAACp)动员的500名非裔与拉丁裔参与者,被安排在镜头最佳取景区;而舒默议员推动的《民权法案》修正案宣传册,则与反家暴手册捆绑分发。“这是给枪伤贴创可贴,还是印着舒默竞选口号的创可贴。”黑人导演斯派克·李在哈莱姆区受访时讽刺。他原计划在活动中质问庇护所预算削减问题,但彩排时被舒默助理要求“保持团结”。
这俩不都是驴党的么...斯派克不是也在推进《民权法案》?怎么自己人还吵起来了?
“Link在演讲中痛斥“某好莱坞演员”将威士忌泼向女性尊严,虽未点名查理·辛,但其团队早有准备——讲到这句时,反家暴联盟成员突然展开“查理辛,你也是施暴者吗?”横幅,镜头精准捕捉到妮可·基德曼的含泪侧脸。这种“道德猎杀”引发两极评价。《华尔街日报》批评“用一场悲剧掩盖另一场悲剧”,但纽约反家暴联盟热线数据显示,活动后求助电话增长500%。“至少他们砸开了沉默。”热线主管玛乔丽·克拉克说。”
“当被问及《independence day》能否推动立法时,舒默议员的回答充满务实与虚无:“法律不会因为一首歌改变,但听这首歌的人可能会。”而舒默议员已向国会提交提案,要求将反家暴教育纳入公立学校课程——该提案的封面,正是玛蒂娜在集会中歌唱的自由女神像”
编者按:这个独立日,自由的定义在纽约港被重新校准。当玛蒂娜的疤痕与女神的火炬在镜头中重叠时,人们或许该思考:真正的独立,是摆脱暴力的勇气,还是制造新伤疤的权力游戏?这首歌也许会被记录进两种历史:流行文化的里程碑,或权力操弄的注脚。但在1990年7月5日的纽约,它至少证明——当音乐响起时,暴力的锁链曾短暂崩裂。
《纽约时报》拿出头版报道,证明这次活动的影响力已经出圈,虽然被舒默这家伙一搅和有点影响纯粹性但是和自己关系不大。名声、人情、热度、销量收益都达到预期,但是查理辛这家伙的事情怎么还会有‘两极评价’?
林恩又翻了翻其他的主要媒体报道,关于自己对查理辛的猎杀,媒体褒贬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