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1990海大腹

第364章 三类学校(第3页)

 林恩若有所思:“纽约是根基,哥大是放大器。我的身份在这里不是障碍,反而是加速器。”

 “没错!”亨特点头,“第四点,与‘政治权力’的直接对接:哥大所在的morningside heights毗邻哈林区和拉美裔社区。你可以借此将影响力,扩展为更广泛的政治基本盘积累,实践地方政治运作。

 作为联合国官方合作院校,哥大提供大量实习、会议、外交官交流机会。这是通往国际权力的捷径。”

 “你轻松承诺的‘图书馆音乐文献翼’、‘录音棚设备升级’,在哥大能直接撬动校董会和管理层的高层人脉。这远超普通教授的影响力,能让你迅速成为校园内的‘实权玩家’。”

 林恩轻笑一声:“看来我的支票簿,在哥大能发挥最大效用。”

 “没错,而且在庞大、多元的纽约和哥大校园,‘Link’的身份既是光环,也可选择隐藏。你更容易找到‘同类’——野心家、边缘天才,或者进行更隐秘的布局。不像在那些紧密监视的传统精英小圈子里。”

 林恩此刻内心思考的是最关键、也是最契合自己‘灵魂’的生存法则:

 哥大没有哈佛/耶鲁的象牙塔氛围。纽约的‘残酷’更能时刻磨砺、提醒自己权力之路的本质——交易、野心、现实。

 这更符合......一个需要时刻保持警觉和适应性的头脑。

 林恩放下咖啡杯,目光直视鲍勃:“所以,你的结论是?”

 “所以,结论显而易见。哥伦比亚大学是你最精准的战略跳板。

 它能最大化利用你在纽约的现有资本(音乐、财富、人脉);

 让你精准学习未来权力核心技能(政治、经济、法律);

 帮你融入并操弄纽约的顶级人脉网络(金融+传媒+政治+外交);

 让你在实践中淬炼权力直觉,为从纽约辐射全美乃至国际舞台,打下不可撼动的基石!”

 办公室内陷入短暂的沉默。

 林恩的目光投向窗外,俯瞰着这座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城市丛林。

 鲍勃的分析,与他内心深处的蓝图不谋而合,绝不仅仅是因为詹妮弗康纳利也在这所学校就读。

 哥大,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他踏入权力场域、开始真正布局的起点。

 “鲍勃,帮我联系哥大招生办公室。另外,让福勒准备一份关于捐赠图书馆音乐文献翼和升级艺术学院录音棚设备的初步意向书。”

 鲍勃·亨特脸上露出了然的笑容:“明智的选择,Link。我立刻去办。对了,你的授勋可能快了,伊拉克那边的地面攻势...战争很快就要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