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转向和谈判(第2页)
将事件上升到美日经贸关系的高度!我们要让所有人知道,在美国,没有人可以操纵市场,无论目标是哪国企业!”
这位“犯罪克星”决心抓住这次机会,一方面继续追查黑手党卧底失踪案,另一方面高调介入这场金融调查,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他的铁腕,同时巧妙地规避与如日中天的lk直接碰撞的风险。·l¢o·o′k¨s*w+.!c-o′m,
新的风暴,正在司法领域酝酿。
就在朱利安尼筹划着他的新闻发布会,华尔街为做空索尼的暴利而狂欢的同时,纽约另一处豪华办公室内,一场将决定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命运的秘密谈判正在紧张进行。
谈判的一方,是林恩及其盟友——贝莱德的拉里·芬克和格芬唱片的创始人大卫·格芬,以及林恩的首席律师老周。
他们今天要面对的,是索尼美国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迈克尔·p·舒尔霍夫。
舒尔霍夫是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的亲密盟友和心腹,也是索尼国际化战略的关键执行者。
他深度参与并主导了索尼在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在北美的一系列重大收购和扩张,其中最着名的便是1989年以34亿美元天价收购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作为索尼美国公司的最高负责人,他不仅监管传统的电子产品销售,更重要的职责是管理索尼庞大的娱乐资产,包括电影和音乐业务。
在谈判开始前的短暂准备时间里,马克·詹宁斯向林恩等人快速介绍了舒尔霍夫的特点:
“舒尔霍夫是盛田昭夫‘本地化’战略的完美执行者,但他完全像一个美国大公司的ceo那样思考和行事,而非传统的日本高管。
这导致了他与索尼日本总部的矛盾。东京方面认为他难以控制,开销失控,其领导的好莱坞业务就像一个独立王国。”
“他在收购哥伦比亚影业及其后续管理中被批评为‘挥霍无度’。
行业内普遍认为索尼的出价远高于实际价值。
他本人享受着帝王级待遇——公司专机、豪华办公室、极高薪酬,这在相对节俭的日本企业文化中非常扎眼。
“但关键在于,”马克强调,“盛田昭夫非常赏识他,这是他权力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