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1990海大腹

第534章 转向和谈判(第3页)

 

 即使在哥伦比亚影业出现巨额亏损、内部批评声四起时,他依然坚信自己的战略是正确的,将问题归咎于好莱坞的不可预测性,而非自身决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完全相信娱乐业与电子业融合的‘协同效应’,是‘软件驱动硬件’理念的早期倡导者。”
 

 林恩则平静地总结:“所以,他既想保住面子,又不得不面对现实。我们的筹码很足。”
 

 此时,在隔壁舒尔霍夫的私人办公室里,这位索尼美国的“国王”心情极为复杂。
 

 他并不支持总部做出卖掉哥伦比亚唱片的决策,之前已数次致电东京总部力争。
 

 他坚信自己对于“软硬件协同”的判断是正确的,索尼必须控制内容才能确保硬件销路。
 

 但形势比人强。
 

 哥伦比亚唱片在林恩引爆的“核弹”舆论风暴中,已经看不到任何希望。
 

 他眼前的《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报纸,头版头条无一例外都是“lk索赔2亿,索尼股价崩盘”的新闻。
 

 股价在他看来只是短期波动,他这个职位也不对索尼总体的股价负责,这个烂摊子可不是他搞出来的。
 

 但再不止损,战火必然蔓延到索尼的命脉——电子行业。
 

 说起这个,舒尔霍夫就一阵恼火。
 

 林恩投资的电影《低俗小说》里,竟然把索尼的随身听walkan塑造成容易卡带的“问题货”,还是致人死亡的“罪魁祸首”!
 

 而这部电影刚刚入围了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这个负面镜头将在欧洲最大舞台上播放,对索尼品牌的口碑打击将是沉重的。
 

 “这都是该死的中村健一郎惹出来的麻烦!”舒尔霍夫恨恨地想,“招惹谁不好,非去惹这么个不按常理出牌的愣头青巨星!现在自己一死了之,留下这个烂摊子让我来擦屁股!”
 

 深吸一口气,舒尔霍夫整理了一下昂贵的西装,起身走向会议室。
 

 他必须面对这场注定艰难的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