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二百四十二)(第3页)

 徐县长五十多岁,身材魁梧,声音洪亮:“林书记!这个工程关系到近千名学生的未来,一定要把好关。”

 林小华郑重地点头:“请领导放心,我一定尽职尽责。”

 开工仪式正式开始。徐县长在讲话中强调:“田坝小学扩建工程完成后,将造福两个镇8个村900多名学生,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掌声雷动。林小华站在一旁,看到前排坐着的孩子们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几位家长正小声讨论着新校舍的设计图,眼中满是憧憬。

 “现在,请各位领导为田坝小学教学楼奠基!”主持人的声音响起。

 徐县长、王副县长等领导拿起系着红绸的铁锹,铲起第一铲混凝土,倒入奠基坑中。林小华赶紧按下快门,捕捉这历史性的一刻。随后,她又将镜头转向围观的学生和家长,记录下他们喜悦的表情。

 仪式结束后,林小华找到孙镇长:“孙书记,我想写一篇关于今天开工仪式的报道,能不能请您审阅一下?”

 孙镇长爽快地答应:“好啊,你写好后先发给我看看,我再联系县政府办把关。”

 当晚,林小华在电脑前忙碌着,将白天拍摄的照片导入电脑,精心挑选了五张最具代表性的:领导奠基的瞬间、孩子们天真的笑脸、家长认真查看设计图的专注表情、老教师欣慰的泪光、校园全景与施工机械的对比。

 他的文章标题是《西城县乡村教育资源整合再出实招》,内容详实生动,既有领导重视的描述,又有群众反响的记录,还穿插了工程的具体细节和对未来影响的展望。

 写完已近午夜,林小华拨通了孙镇长的电话:“孙书记,抱歉这么晚打扰您,稿件我已经写好了,现在发给您过目?”

 电话那头孙镇长的声音带着笑意:“小林啊,工作这么拼?好,你发过来吧,我明天一早就处理。”

 第二天上午,孙镇长打来电话:“稿子写得不错,县政府办也审核通过了,你可以投稿了。”

 林小华立即照办。令她惊喜的是,稿件在第三天就见报了,虽然报社对标题做了调整,但五张照片全部刊登,并配以详细的解说文字,报道了全市乡村教育资源整合最新进展。

 林小华拿着报纸仔细阅读窗外,春日的阳光洒在校园的梧桐树上,新叶嫩绿,生机勃勃。林小华想起昨天在田坝小学看到的那群孩子,他们眼中的期待像星星一样闪亮。她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很重,但为了这些孩子能拥有更好的学习环境,所有的辛苦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