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二百九十)(第2页)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分享阅读的快乐与收获。”陈主席声音洪亮,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度,“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更能洗涤心灵,提升境界。
接下来的半小时里,林小华全神贯注地聆听着每个人的分享。一位政协干部分享了《曾国藩家书》中的治家智慧,声情并茂地讲述了曾国藩如何通过家书教育子弟;一位女委员则分享了《红楼梦》中的人物刻画,特别分析了王熙凤的复杂性格;还有一位企业家委员结合《孙子兵法》谈现代企业管理,引得众人频频点头。
林小华一边听,一边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要点,同时在心里完善着自己的分享内容。他注意到陈主席始终面带微笑,不时点头表示赞同,偶尔还会插话提问,引导分享更加深入。
“一位委员分享结束后,陈主席突然说道,目光扫向会场, “教育局的林小华副局长,请站起来让大家认识一下。”
林小华心头一跳,没想到会被点名。他站起身,向会场微微鞠躬,感觉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后背不由得绷紧了。
“林局长虽然年轻,但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教育局副局长,这在我们西城县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陈主席的声音中带着明显的赞赏,“今天机会难得,我们请林局长也分享一下他的读书心得如何?”
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林小华深吸一口气,稳步走向讲台。站在众人面前,他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但很快镇定下来。多年的教学和公开讲话经验让他能够迅速调整状态。
“谢谢陈主席,谢谢各位领导、委员。”林小华开口,声音清晰而沉稳,“今天我分享的是一本对我职业生涯产生深远影响的书——《非暴力沟通》,作者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看到他们脸上浮现出感兴趣的表情,这给了他继续说下去的勇气。
“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很简单:通过观察、感受、需求和请求四个要素,实现心与心的连接。”林小华的声音渐渐有了力量,“但真正实践起来却并不容易。我想结合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几个案例,谈谈这本书对我的启发。”
会场安静下来,所有人都专注地看着他。林小华从公文包里拿出那本《非暴力沟通》,轻轻放在讲台上,然后开始讲述。
“两年前,我还是西江镇中心小小学副校长。当时学校接到任务,要撤并田坝小学及其周边几个教学点。”林小华的眼神变得深远,仿佛回到了那个夏天,“这个决定遭到了村民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孩子上学路程变远,存在安全隐患。”
他记得那天下午,校长办公室里挤满了情绪激动的村民,有人拍桌子,有人高声叫嚷,场面一度失控。作为学校最年轻的男教师,他被校长临时叫去协助处理。
“当时我刚刚读完《非暴力沟通》,决定尝试用书中的方法。”林小华继续说道,声音中带着回忆的温度, “我没有急于解释政策,而是先倾听。我问每位家长:‘您最担心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