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三百零三)

停车位里的发展经

 

西城县县委大楼的小会议室里,县委书记文尚武手里捏着那份打印出来的微信群聊天记录,不住地叹气。

 

“各位都看看,这就是我们西城县给游客留下的印象!”文尚武将手机重重放在会议桌上,屏幕还亮着,显示着那个省城游客长达三页的控诉。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十几个部门负责人低着头,没人敢直视文尚武锐利的目光。文尚武平时待人温和,但此刻他眉头紧锁,眼角的皱纹显得格外深刻。

 

“刘局长,你先说说,这三次罚款是怎么回事?”文尚武点名公安局刘志强局长。

 

刘志强清了清嗓子:“文书记,我们调取了执法记录。这位游客确实在一天内被贴了三次罚单,第一次是在宾馆门口的非停车区域,第二次是在长乐路禁停路段,第三次是在县政府后街禁停区。每次我们的交警都按规定开具了罚单,程序上没有问题。”

 

“程序没问题?”文尚武突然提高了声音,“那为什么石城县的宾馆都住满了,我们的宾馆却还有空房?为什么游客宁愿连夜开三小时车回省城,也不愿意在我们西城县多待一晚?”

 

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文尚武站起身,走到窗前,背对着众人。窗外是西城县的主干道,正值旅游旺季,街上却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游客。

 

“上周我去石城县考察,”文尚武的声音缓和下来,但每个字都像锤子敲在在场每个人的心上,“他们的机关大院白天对游客开放停车,学校操场周末成了临时停车场。餐馆推出‘游客特价菜’,连小卖部都挂着‘欢迎游客,价格优惠’的牌子。”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每个人:“而我们呢?宾馆停车位不够,路上到处是禁停标志,物价还比平时涨三成。各位,这不是执法问题,这是思想问题!”

 

住建局局长张明额头上的汗珠滚落下来,他偷偷擦了擦,正好被文尚武看见。

 

“张局长,我们县城有多少停车位?”

 

“这个……”张明结结巴巴,“大概……大概两千个左右……”

 

“具体数字!”文尚武猛地拍了下桌子。

 

“两千一百三十七个!”张明脱口而出,随即又补充,“这是去年统计的……”

 

文尚武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情绪:“各位,旅游发展不是喊口号。游客来一次不满意,就不会来第二次,还会告诉十个、百个亲朋好友。今天这个游客的遭遇,恐怕已经在省城的各个微信群里传开了。”

 

他坐回座位,语气坚定:“我提议,第一,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在旅游旺季免费对外开放;第二,城区主要道路两侧允许临时停车,设立明显标识;第三,对游客因不熟悉路况造成的轻微违章,原则上只警告不处罚。”

 

会场响起一阵低声议论。交警大队队长犹豫地举手:“文书记,这样会不会造成交通秩序混乱?万一出了事故6”

 

“那就加强引导!”文尚武打断他,“多派几个交警指挥交通,总比把游客赶跑强。我们是在为人民服务,不是给人民添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