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三百零三)(第2页)
会议持续了两个小时,最终形成了《关于提升西城县旅游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的初稿。散会时,文尚武叫住了县政协陈主席。
“老陈,你们政协能不能组织一次专题调研,把全县停车位情况摸清楚,看看哪里还能增加停车位?”
陈主席点点头:“我这就安排,让林小华负责,他做事细致。”
三天后,一支由政协委员、住建局和交警大队组成的调研小组走遍了西城县的大街小巷。林小华,县政协科教文卫委员会主任,他带着团队测量每一条街道的宽度,记录每一个可能改造为停车场的空地。
“林主任,这里人行道太窄,划线停车会影响行人。”一个工作人员指着老城区的街道说。
林小华想了想:“那就记下来,这些路段不适合。但你看那边,”他指向一片废弃的工厂空地,“那块地闲置多久了?完全可以改造成临时停车场。”
一周后,林小华带着厚厚一叠资料和照片走进了文尚武的办公室。文尚武正在接电话,示意他先坐。透过半开的门,林小华听到文尚武正在和石城县的县委书记通话。
“……老李啊,你们那个学校停车场开放的政策确实好……对,我们也在学习……什么?你们还在建三个地下停车场?……”
挂掉电话,文尚武的脸色不太好看。他转向林小华:“调研结果怎么样?”
林小华打开笔记本电脑:“文书记,我们全面排查了县城停车位情况。目前全县共有登记在册的停车位2137个,但实际上能用的只有1850个左右,因为有些被商铺长期占用。”
他调出一张地图:“通过我们的调研,在城区道路两侧科学划线,可以新增约600个停车位。此外,还有七处闲置地块可以改造为临时停车场,大约能增加400个车位。”
文尚武认真听着,不时点头:“加起来也就2800多个,还是不够啊。石城县去年就超过5000个了。”
林小华犹豫了一下,然后说:“文书记,我有个想法……我们可以学习大城市,建设地下停车场。”
“地下停车场?”文尚武眼睛一亮,“继续说。”
“我查过了,县中心广场、政府前广场、体育场这三个地方的地下都可以开发。按照标准,每个地下停车场至少能提供300个车位,三个就是900个。”林小华越说越兴奋,“虽然初期投入大,但可以解决长远问题。”
文尚武站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好!这个建议好!”他突然停下,“你把这些都写进调研报告,我要在明天的常委会上讨论。”
第二天上午,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了停车位问题。林小华的调研报告被复印发给每位常委。文尚武开门见山:“同志们,今天我们只讨论一件事——怎么让游客在西城县停下车、住下来、玩开心。”
常委们纷纷发言。有的担心开放机关停车位会影响正常工作秩序;有的质疑建设地下停车场的资金从哪里来;还有的认为应该先整治乱涨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