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三百一十六)(第2页)
“可以坐客运班车,或者租车。”林小华平静地回答,“费用比养车便宜得多。”
“胡闹!”李成林拍案而起,“你知道别的乡镇怎么笑话我们吗?连个车都没有,还谈什么发展经济?”
林小华的目光直视李成林:“李所长,你是财政所长,应该比谁都清楚镇里的财政状况。去年我们的‘三公’经费超支了多少?”
李成林语塞,脸色变得难看。
“还有,”林小华从文件夹里拿出一叠纸,“这是各位的手机话费报销单。从下个月开始,所有公务手机上交,每人每月150元话费补贴,超出部分自理。”
会议室里一片哗然。有人小声嘀咕:“才150?连流量都不够用……”
“电信公司会为我们定制套餐,”林小华解释道,“足够日常工作使用。”
“林书记,”镇长刘仁华终于开口,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质疑,“这些改革是不是太激进了?要不要先请示县里?”
林小华摇摇头:“刘镇长,中央三令五申要压缩‘三公’经费,我们只是在执行上级政策,不需要特别请示。”
会议在沉闷的气氛中结束。走出会议室时,李成林故意撞了一下林小华的肩膀,低声说:“年轻人,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林小华只是微微一笑:“李所长,明天记得把车钥匙交到办公室。”
第二天清晨,当镇政府的工作人员陆续上班时,发现大院里的公车少了一大半。十三辆车整齐地停在大门外,每辆车前挡风玻璃上都贴着“待售”的字样。
“听说昨晚林书记连夜联系了县城的二手车商。”党政办的小张神秘兮兮地对同事说。
上午九点,一个穿着花衬衫、戴着大金链子的中年男人带着几个伙计来到镇政府。这就是县城有名的二手车商孙大顺。
“林书记,”孙大顺搓着手,一脸谄笑,“您这批车我都看过了,虽然年头不短,但保养得不错。我出这个数——”他在计算器上按下一个数字。
林小华看了看,摇头:“太低了,至少再加两万。”
“林书记,您这……”孙大顺苦着脸,“现在二手车市场不景气啊。”
“那就算了,”林小华转身要走,“我联系市里的拍卖行。”
“别别别!”孙大顺赶紧拉住他,“就按您说的价!”
交易很快完成。当孙大顺的手下开始一辆辆把车开走时,镇政府大院里站满了看热闹的工作人员。有人摇头,有人窃窃私语,更多人则是满脸震惊。
“真是吃错药了,”孙大顺一边数着车钥匙,一边嘀咕,“别的乡镇恨不得公车加倍,这位倒好,上任第一天就卖车。”
林小华听到了,但假装没听见。他转身对财政所长李成林说:“李所长,卖车款直接入账,记在‘其他收入’科目下。”
李成林阴沉着脸点点头。
当天下午,县委书记文尚武正在办公室批阅文件,秘书匆匆走进来。
“文书记,西江镇出新闻了。”秘书递过一份简报。
文尚武看完,猛地站起来:“这个林小华,动作够快的啊!”他在办公室里踱了几步,突然拍板:“马上通知常委,一小时后开紧急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