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三百一十七)(第2页)

 

会场顿时一片哗然。农业办主任张大勇忍不住站起来:“林书记,这……这不合适吧?我们是国家干部,怎么能……”

 

“怎么不能?”林小华打断他,“干部就不能劳动了?毛主席说过,劳动最光荣。还是说张主任觉得干农活丢人?”

 

张大勇涨红了脸,悻悻地坐下。

 

“就这么定了。”林小华合上笔记本,“散会。”

 

第二天早晨七点四十分,林小华已经站在了镇政府门口。与昨天不同的是,今天门口多了一张桌子和一个签到本。镇长刘仁华也提前到了,站在林小华身边。

 

“林书记,真要这么干?”刘仁华小声问,“会不会太……”

 

“刘镇长,”林小华看着陆续到来的干部,“你觉得老百姓会怎么看我们这些八点半才露面的‘父母官’?”

 

刘仁华叹了口气,不再说话。八点整,林小华开始点名。最终,有20名干部迟到,其中包括昨天提出异议的张大勇。

 

会议室里,20名迟到干部坐立不安。林小华看了看名单:“李娟、王芳两位女同志,听说你们孩子还小?”

 

两名女干部惊讶地抬起头。李娟小声说:“是的林书记,我女儿刚满一岁,昨晚发烧……”

 

“今天处理完手头紧急工作,你们可以弹性下班。”林小华在名单上做了标记,然后看向其他人,“剩下18位,带上草帽和水壶,十分钟后大院集合。"

 

张大勇猛地站起来:“林书记!我今天约了县里领导谈项目!”

 

“哪个领导?什么项目?”林小华平静地问。


“是……是农业局的王副局长,谈蔬菜基地的事……”

 

林小华拿起手机拨了个号:“王局长,我是西江镇林小华。对,有个事跟您商量下…… ”简短通话后,他放下手机,“王副局长说可以改期。张主任还有问题吗?”

 

张大勇哑口无言,颓然坐下。

 

十分钟后,18名干部戴着草帽,提着水壶站在大院中央,引来不少围观群众。林小华和刘仁华也换上了便装和胶鞋。

 

“出发。”林小华简短地命令道。

 

一行人步行来到镇政府后面的一片玉米地。清晨的阳光已经有些灼人,几位白发老人正在地里弯腰除草。看到这么多干部过来,老人们直起腰,疑惑地张望。

 

“老人家!”林小华快步走到一位驼背老人面前,“我们是镇政府的,今天来帮您干农活。”

 

老人连连摆手:“使不得使不得!你们都是干部……”

 

林小华扶住老人:“老人家,这些年轻人上班迟到,今天特地来劳动锻炼。”他转向干部们,“每人负责两垄地,把杂草除干净。开始吧!”

 

干部们面面相觑,不情愿地下到地里。张大勇站在田埂上不动,林小华走过去递给他一把锄头:“张主任,需要我示范吗?”

 

在众人注视下,张大勇只得接过锄头。林小华和刘仁华也拿起工具,开始熟练地除草。汗水很快浸透了他们的衬衫。

 

一位老太太颤巍巍地走到林小华身边:“书记啊,这么热的天,别干了……”

 

林小华抹了把汗:“老人家,您天天这么干,我们干一天算什么?”他提高声音,“知道农民几点下地吗?五点!我们八点上班还迟到,对得起这些供养我们的老百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