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三百二十二)(第3页)

 

“太好了……太好了……”老人反复念叨着,声音哽咽,“娃娃们的学费有着落了……”

 

这一幕让在场所有人都为之动容。赵传奇悄悄转过身,掏出手帕擦了擦眼角;刘芳快步上前扶起老支书,轻声说着什么;随行的记者们连忙调整镜头,记录下这感人的瞬间。

 

陈洪正走到林小华身边,望着远处劳作的村民,语重心长地说:“小华啊,这才是我们工作的意义。帮助农民把产品卖出去,卖出好价钱,比什么政绩都实在。”

 

林小华深深点头。他想起这半年来奔波的日日夜夜:第一次去市政协求助时的忐忑,连续三周往返市里与企业谈判的疲惫,村民质疑时的心酸……一切都值得了。

 

副县长王兆林不知何时站在了他们身后,年轻的面庞因兴奋而泛红:“陈主席,林书记,这个模式太棒了!我要立即向郑县长和文书记汇报,争取在全县推广西江镇的产业发展经验。”

 

返程时,夕阳已经西斜。林小华坐在回镇的车上,手机不断收到各村支书的短信。他一条条回复着,心里的一大块石头终于落了地。车窗外,几个放学的孩子追逐打闹,他们的书包在背上欢快地跳动;田埂上,一对老夫妇扛着锄头往家走,背影被夕阳拉得很长很长。

 

手机突然响起,是县农业局孙局长打来的电话。林小华接通后,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明显。挂断电话,他对同车的小李说:“通知各村,明天上午九点开会。县里决定追加500万产业扶持资金,我们要扩大桑园种植规模!”

 

夜幕降临,镇政府大楼的灯光依然亮着。林小华伏案工作,窗外的蟋蟀声此起彼伏。他揉了揉发酸的眼睛,看向墙上挂着的西江镇地图——那些曾经标记着滞销问题的红色图钉,明天就可以全部拔掉了。

 

而在十几公里外的小店村,韩志云正坐在自家院子里,借着昏黄的灯光计算着今年的预期收入。老伴端来热茶,小声问:“真的都卖出去了?”

 

“卖出去了!”老支书的声音洪亮得吓了老伴一跳,“林书记说了,以后每年的价钱还能继续上涨!”他仰头望着满天繁星,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起身往屋里走,“我得给儿子打电话,让他别去广东打工了,回家养蚕!”

 

夜风轻拂过西江镇的田野,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希望的故事。明天,当太阳再次升起时,这片土地上的生活将翻开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