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三百八十二)(第3页)
陈雪儿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哪有什么秘诀啊,就是按老一辈传下来的方法做。选料要新鲜,火候要到位,最重要的是用心。”
“说得好!”黄毅赞叹道,“现在像你这样坚持传统手艺的人不多了。我看你们可以考虑把‘西江蒸碗’做成品牌,县里可以给予政策支持。”
正当陈雪儿不知如何回答时,林小华提着两个大泡沫箱走了过来:“鲁书记,黄县长,您二位的蒸碗都装好了。我让服务员帮您搬到车上。”
鲁为民站起身,从钱包里掏出几张百元钞票放在桌上。林小华连忙推辞:“这可使不得,您二位能来就是我们莫大的荣幸了……”
“哎,一码归一码。”黄毅坚决地把钱按在桌上,“我们提前就打听了价格,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再说了,将来就是不在西城县工作了,我们也要来西江饭店买蒸碗菜呢!”
送走两位领导后,陈雪儿和林小华相视一笑。虽然累得腰酸背痛,但心里却充满了成就感。
下午三点,最后一波客人也离开了。陈雪儿坐在柜台后,终于有时间喝口水。她看着账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粗略估算今天的收入,心里感觉美滋滋的。
“累坏了吧?”林小华走到妻子身后,轻轻为她揉捏肩膀。
陈雪儿闭上眼睛,享受着这难得的放松时刻:“是挺累的,但看到大家都喜欢我们的蒸碗菜,再累也值得。”
“我刚才想了想黄县长的话,”林小华若有所思地说,“也许我们真的可以考虑把‘西江蒸碗’做成品牌。明年我们可以提前准备包装盒,甚至可以开发真空包装,让外地客人也能吃到正宗的西江蒸碗。”
陈雪儿转过身,认真地看着丈夫:“你真的这么想?”
“当然,”林小华点点头,“这是祖传的手艺,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断了。再说了,你看今天鲁书记和黄县长都这么支持……”
他的话被突然响起的电话铃声打断。小李接起电话,随即惊讶地睁大眼睛:“是省电视台!他们说想正月初五来采访我们的蒸碗菜!”
厨房里的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面面相觑。片刻的寂静后,爆发出一阵欢呼声。老张激动得老泪纵横,几个年轻的服务员更是兴奋地跳了起来。
夕阳西下,西江饭店的厨房里依然热气腾腾。蒸笼里的碗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这香气飘出厨房,飘过街道,融入西江县每一个期待团圆的家庭中。在这腊月岁末的寒风中,没有什么比一碗热腾腾的蒸碗菜更能温暖人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