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三百九十一)(第3页)
刘万顺戴上老花镜,仔细阅读协议内容,当看到收购价格时,眼睛一亮:“每公斤1.76元?这比市场价高了不少啊!”
陈清泉接过话茬:“不仅如此,我们还承诺优先雇佣签约农户的子女到工厂工作,工资待遇从优。年轻人既可以在家门口就业,又能照顾家里的农田,一举两得。”
刘万顺激动得手有些发抖:“这……这可太好了!我这就去广播站,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全村人!”
看着老支书匆匆离去的背影,林小华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转向陈清泉:“陈总,咱们再去别的村看看?”
两人走访了全县4个镇10个村,每到一处,都受到热烈欢迎。农民们听说有高价收购合同,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陈清泉看着一片片整齐的农田,信心满满:“林县长,今年企业投产后的生产不用愁了,原料供应有保障啊!”
下午四点,他们来到秦龙公司的建设工地。工地上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浇筑混凝土,一派繁忙景象。陈清泉指着正在施工的厂房,眼中闪烁着光芒:“看,那就是我们的主车间,建成后每天能加工600吨农产品。”
就在这时,林小华的手机响了。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眉毛微微一挑:“石城县谢县长?”他按下接听键,“喂,谢县长,好久不见啊!”
电话那头传来爽朗的笑声:“林县长,听说你们县和秦龙公司签了个好协议?我们石城县也想分一杯羹啊!”
林小华看了陈清泉一眼,捂住话筒低声说:“石城县新上任的常务副县长谢明君,他们也想和你们公司合作。”
陈清泉眼睛一亮,做了个ok的手势。林小华会意,对着电话说:“谢县长,我和陈总正好在一起,要不我们现在过去详谈?”
四十分钟后,林小华和陈清泉的车驶入石城县政府大院。谢明君早已在门口等候,这位比林小华年轻几岁的副县长快步迎上来:“林县长,陈总,欢迎欢迎!”
在石城县政府会议室里,陈清泉详细介绍了公司情况和收购标准。谢明君和农业部门的负责人认真聆听,不时点头。最终,双方签订了与西城县相同的粮食收购协议。
签字仪式后,谢明君在石城宾馆设宴招待。酒过三巡,谢明君举起酒杯:“感谢林县长引荐,感谢陈总对石城县农业的支持!这一合作,至少能让我们县农民增收五千万元!”
林小华也举起酒杯,眼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西城县作为全市农产品加工基地的地位更加巩固了,而石城县的农民也能受益,这才是真正的区域协同发展!”
陈清泉看着两位县长,诚恳地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更离不开农民的辛勤劳动。我们秦龙公司一定不负众望,把产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农民致富!”
三只酒杯在空中相碰,发出清脆的响声。窗外,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广阔的田野上,仿佛为即将到来的丰收季节镀上了一层金色。春潮涌动时,希望正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