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三百九十六)(第2页)
仪式的高潮是混凝土浇筑环节。韩志明、孙志鹏和鲁为民三人同时挥动铁锹,将最后一方混凝土填入预留的基座中。阳光下,水泥泛着灰白的光泽,三把铁锹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好!”围观的人群中爆发出喝彩声。储存毅赶紧示意省市县电视台记者抓拍这一瞬间,自己则悄悄抹了把额头的汗水。为了赶在今天完成主体建设,他和工人们已经连续加班两周。
仪式结束后,人群移步至新建成的会议室。明亮的会议室里,椭圆形的会议桌中央摆放着几盆绿植,墙上“西城县企业用工协调会”的红色会标格外醒目。
鲁为民刚坐下就直奔主题:“马总,说说你们的具体需求是什么吧。”
马尚德翻开笔记本:“韩部长、孙书记、鲁书记,我们一个半月后就要开始全面设备调试,急需至少800名工人。其中500名普通操作工,200名技术工人,还有100名管理人员。”
“招工有什么具体要求吗?”县人社局局长刘兴华迅速准备记录相关要求。
“一线操作工初中以上学历,年龄18-45岁;技术工需要中专或高中以上学历,最好有相关行业工作经验;管理人员至少需要大专以上……”马尚德的话被一阵手机铃声打断。
储存毅尴尬地掏出手机按掉,随即举手发言:“各位领导,我有个更紧迫的问题。”他站起来,眉头紧锁,“园区距离城区有两公里,现在入驻企业的员工中午吃饭都是大问题。有的带饭,有的骑车去县城就餐,既耽误时间又不安全,特别是企业需要赶进度的时候更麻烦。”
会议室里顿时议论纷纷。孙志鹏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众人立刻安静下来。“储主任提的问题很实际。”他转向鲁为民,“老鲁,你们考虑过建设园区餐饮中心吗?”
鲁为民面露难色:“孙书记,我们规划中有,但原计划是等五家企业全部入驻后再……”
“这个项目再有两个月就要投产。真的等不得啊!”孙志鹏斩钉截铁地说,“企业需要的是马上解决问题。我看可以引进专业餐饮企业,比如安城的西江酒店,老板孙少林在餐饮管理方面就很有经验。”他转头看向随行人员,“小王,联系一下西江酒店的孙总,就说我请他今天下午来西城考察。”
孙志鹏继续道:“还有职工子女入学问题。园区这么多年轻人,孩子上学怎么办?”他目光炯炯地扫视在场各镇党委书记,“园区附近的中小学、幼儿园要无条件接收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就学,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也可以设立少年儿童校外活动中心,安排专人照料,让企业职工安心工作嘛。”
鲁为民立刻表态:“孙书记的指示得很及时。我们今天就成立工作专班,储主任牵头,县教育局、县人社局、县经贸局等部门要积极配合,一周内落实餐饮中心和活动中心建设。”
会议结束后,储存毅小跑着追上孙志鹏:“孙书记,还有个问题。秦龙公司有二十多名高管和技术骨干需要住宿,目前园区没有像样的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