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三百九十六)(第3页)

 

孙志鹏停下脚步,看了看鲁为民,想听听他的意见,毕竟他不了解西城县的具体情况。

 

鲁为民略加思索:“你们园区东侧不是有栋闲置的职工楼吗?简单装修一下,配齐生活设施,改造成人才公寓。高层次人才可以免费居住。”他拍拍储存毅的肩膀,“储主任啊,你们服务企业要主动想在前头,不能什么事情都找领导汇报。”

 

五天后的早晨,工业园区的管理委员会食堂焕然一新,已经改造成明亮的餐饮中心,西江酒店的厨师们正在操作间里炒着菜,只见香喷喷的饭菜很快就出锅了,窗口外排成长队的职工立刻开始打饭。

 

窗外,几辆贴着“职工通勤”标志的大巴车整齐排列,把刚在县人民医院体检的职工带回了工业园区。

 

“第一批400名工人已经完成体检,明天开始岗前培训。”储存毅向正在视察的鲁为民汇报,“我们按孙书记指示,给予每人每天20元伙食补助和每月200元住房补贴。”

 

储存毅领着众人参观改造好的人才公寓。雪白的墙壁,崭新的家具,每间公寓还配备了洗衣机和小冰箱。“昨天秦龙的马总来看过,非常满意,说下周就从总部调十名技术骨干过来。”

 

鲁为民满意地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校外活动中心准备得怎么样了?”

 

“教育局派了两名老师全天在这里服务,已经接收了十七个适龄幼儿,后期还可以继续扩大招生规模。”储存毅翻开笔记本,“我们还联系了县青少年宫,每周三下午采取送教上门形式,组织少年儿童开展课外活动。”

 

鲁为民看和骑摩托车和自行车上班的企业职工,觉得这样既耽误时间,又不安全,他略加思考:“储主任,你们联系县交通局,立刻增加经过工业园区的公交车线路和班次,为职工上下班提供方便才行”

 

“好的,我们立即落实好。”储存毅坚定地回答。

 

一周后,秦龙公司的部分设备安装工作提前开始。马尚德站在崭新的生产车间里,看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忍不住给孙志鹏发了条短信:“孙书记,西城县的服务效率令人惊叹。我们董事会已经决定,追加5亿元投资建设二期项目。”

 

孙志鹏回复得很快:“企业有需求,政府必回应。这是安城的承诺。”

 

夕阳西下,工业园区沐浴在金色的余晖中。大门口,“产业兴县、实业富民”的标语格外醒目。储存毅站在办公楼前,望着陆续下班的工人们走进餐饮中心的背影,长长舒了一口气。他知道,这片土地上的希望,正如四月田野里的麦苗,正在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