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四百零二)(第3页)

 

张志云恭敬地回答:“文部长去年在全市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视频,我看了三遍。您提到过品茶的讲究,特别是明前龙井第三泡最显真味。”

 

宴会厅里突然安静了几秒。孙志鹏放下筷子,上下打量着这个三十出头、相貌平平却眼神清亮的年轻人。

 

“老鲁啊,”孙志鹏半开玩笑地说,“你们县里藏着这么个人才可不厚道。市委接待办要是有小张一半的觉悟,我也不至于每次接待都提心吊胆了。”他转向张志云,语气变得认真,“怎么样,有没有兴趣来市委工作?我亲自给你办调动手续。”

 

文尚武也笑着附和:“宣传部也需要这样细心的人才。”

 

马尚德不甘示弱,从西装内袋掏出名片:“张主任,我直接点,秦龙公司公关部主任的位置虚位以待,年薪十万起步,配车配房。你这眼力见儿和记性,在商场上绝对大有可为!”

 

三双眼睛齐刷刷盯着张志云。鲁为民的表情复杂起来,既骄傲又担忧。宴会厅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张志云脸上依然保持着得体的微笑,但眼神微微闪烁。他轻轻放下茶壶,动作稳得没有发出一丝声响。

 

“各位领导的厚爱让我受宠若惊。”他的声音不卑不亢,“我在西城从普通科员到接待办主任,每一步都离不开组织的培养。特别是鲁书记,手把手教我如何做好服务工作……”

 

鲁为民的眉头舒展开来,眼中闪过一丝感动。

 

孙志鹏哈哈大笑,指着鲁为民说:“老鲁啊,你这是培养了个忠臣!”但他随即话锋一转,“不过人才流动也是正常现象,小张这样的能力,应该到更大的平台上发挥作用。”

 

马尚德直接掏出了支票本:“张主任,数字你随便填。商界和政界不一样,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

 

张志云的目光在三位重量级人物脸上缓缓扫过。他注意到孙书记右手无名指上的玉戒指,文部长笔记本扉页露出的全家福一角,马尚德西装袖口磨损的线头。这些细节在他脑海中迅速组合、分析,形成一幅完整的图谱。

 

“这样吧,”张志云微微欠身,“容我考虑几天,毕竟手头还有几个重要接待任务需要交接。”

 

这个回答既没有拒绝任何人,又给自己留足了余地。孙志鹏满意地点点头,文尚武在笔记本上写了什么,马尚德则豪爽地又倒了一杯酒。

 

宴会接近尾声时,张志云借口去安排车辆,暂时离开了喧嚣的宴会厅。她站在宾馆走廊的窗前,望着西城县的夜景。两年前刚到这里时,他还是个连领导座位都排不好的女干部。如今,三个不同领域的重量级人物同时向她抛出橄榄枝。

 

她摸了摸口袋里的小本子——那上面记录着各级领导、企业老总的各种习惯和喜好。这个不起眼的小本子,是她两年心血的结晶,也是她在这个没有背景的县城里站稳脚跟的秘密武器。

 

远处,宴会厅里传来阵阵笑声。张志云深吸一口气,整了整领带。他知道,无论选择哪条路,他的人生都将迎来重大转折。但此刻,他必须先回去,确保每位领导离开时,手里都拿着他们最喜欢的那种矿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