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四百二十)

“只跑一次”的承诺

 

星期五的午后,安城市秋意正浓。孙少林站在自家“西江酒店”门前,抬头看了看刚刚挂上的“农家鲜”招牌。这块招牌他精心挑选了三天,红底金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菲菲,你看这位置怎么样?”孙少林回头问站在身后的妻子刘菲菲。

 

刘菲菲眯着眼打量了一番:“左边再高一点,对,就这样。”她仔细调整着店铺牌匾,“营业执照办下来,咱们明天就能开业了吧?”

 

“应该没问题,我这就去市场监管局。”孙少林拍了拍手上的灰尘,从兜里掏出车钥匙,“货都备齐了,就等这最后一道手续。”

 

孙少林坐上出租车去市里的市场监管局。后视镜里,他看见妻子还站在门口目送。

 

取号、排队,孙少林等了约莫四十分钟,终于轮到他。

 

“您好,我想办理一个农产品销售的营业执照。”孙少林把准备好的材料递进窗口。

 

窗口后的工作人员是个戴眼镜的年轻女孩,她快速翻看着材料:“您的税务登记办了吗?”

 

“税务登记?”孙少林一愣,“不是先办营业执照吗?”

 

“现在实行‘先税后照’,您得先去税务局办理税务登记,然后才能来我们这儿办执照。”工作人员推了推眼镜,语气平淡。

 

孙少林皱起眉头:“可我打听过,以前都是先办执照啊。”

 

“政策变了,上个月开始的。”工作人员已经把他的材料推了出来,“下一个。”

 

孙少林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但后面排队的人已经开始不耐烦地咳嗽。他只好收起材料,转身离开。

 

税务局距离市场监管局有三公里远。正值下午三点,路上堵得水泄不通。等赶到税务局时,已经快四点了。

 

“您好,我想办理税务登记。”孙少林气喘吁吁地跑到窗口。

 

“农产品销售是吧?”工作人员头也不抬,“填表,准备身份证复印件、经营场所证明……”

 

等所有手续办完,税务局已经下午四点了。孙少林站在空荡荡的大厅里,看着手里新鲜出炉的税务登记证,长舒一口气。明天一早就能去办营业执照了,他想。

 

第二天清晨,孙少林起了个大早。市场监管局一开门,他就第一个冲了进去。这次手续顺利多了,不到一小时,营业执照就拿到了手。

 

“可以开业了!”孙少林兴冲冲地给妻子打电话。

 

刘菲菲在电话那头也很高兴:“太好了!我这就把招牌上的红布揭下来!”

 

回到酒店,孙少林亲自揭下了盖在“农家鲜”招牌上的红布,放了一挂鞭炮。附近的商户和路人都围过来看热闹,有人已经开始询问价格。

 

正当孙少林忙着招呼客人的时候,一辆标着“环卫”字样的面包车停在了店门前。

 

“谁是老板?”一个穿着制服的中年男子下车问道。

 

孙少林赶紧迎上去:“我是,请问有什么事?”

 

“你们店的生活垃圾处理费交了吗?”男子掏出一个笔记本,“还有门前‘三包’责任金。”

 

孙少林愣住了:“这些……都要交吗?昨天办执照的时候没人说啊。”

 

“这是环卫部门收的,跟执照没关系。”男子不耐烦地说,“一共680元。”

 

孙少林咬了咬牙,拿出钱付了。刚付完款,消防队和城管分别来了,消防队收费980元,城管以超出店面范围为由罚款500元。孙少林感到一阵眩晕,他机械地交了罚款,他的手微微发抖。这才开业第一天,一分钱还没赚到,就已经交出去两千多了。